葫芦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10秒丨葫芦化身艺术品禹城农民小爱好 [复制链接]

1#
01:49

齐鲁网德州5月22日讯禹城市有一位农民葫芦爱好者,通过网络交流工艺葫芦的创作,拍卖葫芦作品。他收藏、制作的葫芦品种、数量在业内颇有名气,自己成了“网红”,还搞起了葫芦种植、加工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

今年48岁的杨金波是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袁庄村人,自幼喜欢葫芦。种植葫芦、收藏葫芦、制作葫芦工艺品是老杨目前生活的重要部分。杨金波沉迷其中,如痴如醉。

前几年,杨金波一直做花卉育苗生意。出于对葫芦的爱好,年10月份,他成立了葫芦工艺创作室,集中精力搞起葫芦工艺品制作。并且通过网络,交流葫芦创作,拍卖葫芦工艺品。他的葫芦作品造型新奇,品相好,很受藏友的喜爱,年前年后最火的时候,日销售额达万元。

走进杨金波的葫芦工艺创作室,犹如走进了葫芦的海洋,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琳琅满目,成排结对地挂着、摆着,令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这里工艺葫芦个人存储量有两万到三万把。

这里不仅葫芦存量大,而且样式齐全。从一米六高的长油锤,到一厘米多的小手捻儿,种类样式繁多。据了解,他收集的葫芦品种有24个品种,四五十种花样,有勒扎的、雕刻的,镂空的,烫画的......

葫芦在民间有辟邪镇宅之说,又有“福禄”的吉祥寓意。这几年,葫芦工艺品在文玩市场正在呈现走俏的态势,蕴含着很大的商机,也正是看中这一点,老杨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把葫芦作成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目前,酒葫芦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茶叶罐、茶具等产品正在开发研制中。

杨金波说,要想把平常的葫芦变成工艺品,花费的时间和心思越多,其价值升值的空间也越大。随着他收藏葫芦数量的越来越多,初加工到后期葫芦工艺品的保养,他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为了把葫芦收藏变成葫芦产业,在镇*府的支持下,杨金波建起了占地40亩的葫芦种植园,还规划了葫芦大型葫芦展厅。今年10月份,他准备搞个人葫芦展,“品种是全国最全的,量是全国最大的。”

对于自己葫芦事业发展,杨金波信心满满,早就有了成型的规划。他要发挥自己的龙头带动作用,让周围村民参与到葫芦产业当中,形成市场效应,大家共同致富。

闪电新闻记者刘向阳禹城台吕秀华马林德州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