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对湖南茶产业发展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1#

湖南是中国茶产业的重要省份,截止到年,全省拥有茶园面积万亩,产量接近30万吨,出口近5万吨,年创汇接近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到亿元,千亿目标指日可待。

六大茶类中,湖南拥有其中三个具备优势的茶类。每一个都在全行业中执牛耳者,举足轻重。如果湖南茶界同仁,利用这三大茶的现有基础,精耕细作,随着中国中西部的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湖南茶完全可能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领头羊,带领和带动湖南一大片山地丘陵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

湖南的三大优势茶类,首先是大湘西茶产业促进会旗下的名优绿茶,这个区域,拥有全国茶叶百强县中的4个,石门(12)、沅陵(31)、桃源(25)和吉首(88),他们依托全球优质茶产区之一的武陵山,得天独厚的黄金纬度地域优势,已经培养了一个优质的茶品牌集群。从黄金茶到古丈毛尖,这是茶行业公认的湖南好茶。沅陵碣滩,桃源大叶,不需要做广告也能畅销的区域性名品。特别是石门的天画罗坪欧标或有机茶叶出口,在欧洲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沅陵金融资本对碣滩茶的支持每年上亿元;按照刘仲华院士的要求,保靖县要成为全国茶叶产业精准扶贫和高效茶业示范县,要打造两个3万亩的专业村(黄金村和国茶村),两个10万亩的专业镇(吕洞山镇和葫芦镇)。

然后,湘中雪峰山地区以安化为龙头的湖南黑茶,年安化全县茶园面积达33万亩,实现茶叶加工量7.5万吨、综合产值亿元,茶业税收达2.8亿元,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四名,黑茶产量连续十一年全国第一。已经形成覆盖武冈,新化,溆浦,沅陵,桃源,安化,桃江,益阳,宁乡,长沙,涟源,冷水江等十多个县市,形成了一个由香木海,白沙溪怡清源,久扬,华莱,国津,阿香美,高马二溪,高家山,利源隆,永泰福,晋丰厚,濂溪等实力雄厚的雪峰山黑茶产业集群。并且,这种发展势头,还刚刚开始,假以时日,雪峰山茶,一定会和武夷山茶,云南六大茶山茶,福鼎太姥山茶一样,成为茶产业的领袖山系。

再就是湘北,包括长沙,以君山银针为代表的黄茶集群,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黄茶产业的领头羊。年全国湖南黄茶产值为4.55亿,湖南的黄茶产量超过吨,比排名第二到第五名的总和还多。这个区域,已经有了君山银针,北港毛尖,沩山毛尖,临湘春早等一大批市场认可的茶叶品牌。每年全国性的黄茶论坛,君山银针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袖。如果再发一把力,百尺竿头再上层楼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但是从去年以来,湖南茶界却把茶推介的重心,向红茶倾斜。当然,湖南茶界发展红茶,使得湘茶营销的工具箱里,增加一个新的品类。这是一件好事情,对发展茶区经济,提高茶树利用率都是一件非常好的好事。但是,目前全国红茶市场,区域性的瓜分已经完成,福建红茶和云南红茶具有难以挑战的实力,川红也非常厉害。江西的宁红和安徽的祁红,凭借传统红茶的深厚底蕴和全球高香红茶的加持,但目前的成绩仍然乏善可陈。而且目前湖南红茶,缺乏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也缺少与全国同行业十八款红茶同台较量的技术和实力。在我个人看来,湖南红茶还不如湖南花茶有竞争力。

我也听人说,湖南茶界之所以把宝押在红茶上面,是省里面的主管领导,为了回报家乡而拍板的一个决定。而且,为了这个决定,已经花了数十万的代价,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达成某种勾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看在数十万人民币的份上,开出一张空头支票,说要支持湖南红茶,成为中国红茶市场的领头羊云云。

我想起前几年的信阳红,也是政府领导人拍板,也是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勾兑操作,也是王庆信誓旦旦地要让“信阳红,香天下”,结果怎么样,花了上亿的推广费用,还赔进去一个“信阳毛尖集团”和一个副省长。除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赚得盘盈钵满,信阳的红茶市场,最后都是一地鸡毛。现在市场上,没有谁认“信阳红”。年信阳红号称市场达到25亿元,但今天的信阳红茶的年销售额,可能都到不了二百五十万。

政府支持,扶持产业是一件好事情。但只能从政策上,以宏观引导的方式进行。政府官员切忌不要认为自己官大就学问高,权大就能耐强。市场有他自己本身的规律。政府发力能够改变外部环境,促进行业整合和发展。但如果象前河南副省长王铁一样,爱这个行业太深,亲自下厨,亲手炒菜,最后会害了这个行业,也害了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