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kstejiao.com/<
11月12日上午
福山区臧家庄镇东山庄村
烟台非遗砂大碗制作工艺传承人
孙德民的“德民窑”关火开窑
多件砂大碗系列制品
经过三天三夜烧制成功出窑
初冬时节,群山环抱的东山庄村一片静谧。孙德民屋后,青砖砌体、四四方方的“德民窑”静卧山下。窑口处,孙德民的妻子和家人正忙着进窑出窑,往外搬运烧制好的制品;窑前空地,摆放着刚出窑的砂大碗系列制品,有惟妙惟肖的宝葫芦,有小巧精致的茶具,有古色古香的酒壶笔筒……现场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各地砂大碗制作工艺爱好者,孙德民的女儿正在直播,直播间里顶峰时期网友达到3万人,达成销售意向一千多人。
走进孙德民家中,这名花甲之年的老人向我们谈起他从事砂大碗制作的经历,他不光是烟台非遗砂大碗制作工艺传承人,也是省陶瓷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他的作品“砂大碗”获评“天工开物·齐鲁匠心”山东省最具代表性非遗文化产品,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孙德民十七八岁开始制作砂大碗,八十年代因工业陶瓷生产技术面世,砂大碗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他便离开这个行业。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砂大碗烹制食品原汁原味、低油少脂、简约适度,符合现代社会饮食保健要求,重新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和喜爱,他重建“德民窑”,又开始了他的砂大碗制作生涯,让尘封多年的民间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孙德民介绍,砂大碗在胶东地区已有年历史,用来蒸虾酱、扣肉,盛咸鱼或咸菜、米饭,品味特别好。做砂大碗并不容易,挖泥、晒泥、碾泥、和泥,做碗、晾碗、风干,然后才能上窑,烧窑。前前后后下来,一二十道工序。砂大碗采用当地“金砂红泥”制胚,每年10月份烧制,经历数天温火烘烤出品,纯手工制作,保持原生态,无任何工业添加,符合顺应自然的生态环保理念。他平均每年烧制六七千件制品,顾客都是上门购买、电话订购,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很受欢迎。
目前,孙德民的砂大碗制品已形成砂大碗为主,兼具锅、瓶、壶、盘、杯、碟、葫芦等7大系列,以及黄泥、灰泥、灰红泥、蓝泥、黑泥、紫红泥6个色彩等多个品种。“德民窑“砂大碗制品土窑烧制,文化底蕴丰厚,具有胶东地方特色,表现出朴素大方的独特美感。
福山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原标题:《多件制品!市级非遗福山砂大碗出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