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学一味中药石菖蒲 [复制链接]

1#
1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2相关名

石菖、石菖蒲、菖蒲、菖朴、昌本、昌羊、昌阳、剑菖、粉菖、溪菖、石菖朴、药菖蒲

3产地

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省。

4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5性状鉴别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饮片呈扁圆形或长条形厚片。外表皮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及根痕,切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有明显环纹及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6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胃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泄,芳香温通,归心、胃经。既善化痰湿、开窍闭,治痰湿蒙闭心窍诸证;又能宁心神、和胃气,治心气亏虚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以及湿浊中阻与噤口痢等证。

8功效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开铺审核化石(真伪)

开:开窍

铺:蒲:石菖蒲

审:神:宁神

核:和:和胃

化石:化湿:石,是石菖蒲,

真伪:伪:胃:和胃

9主治病证

1、痰湿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痫,耳聋,耳鸣。

2、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

3、湿浊中阻之脘腹痞胀,噤口痢。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

11使用注意

辛温香散,易伤阴耗气,故阴亏血虚及精滑多汗者慎服。

12药理

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增智、解痉、抗心律失常、解除胃肠平滑肌痊孪、促进消化液分泌、降血脂及抑制皮肤真菌等作用。

13附注

据古本草记载,本品根瘦节密一寸九节者良,故处方中每写九节葛蒲。但现今所用九节富蒲为毛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性能功效与本品有别,不得相混。

14故事

公元年,20岁的南宋大诗人陆游与舅舅的女儿唐琬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甚笃。没想几个月后,唐琬却患了尿频症,一昼夜排尿20多次,整个人被折磨得形消神脱,痛苦异常。陆游十分着急,遍寻医生诊治,却总不见效。

一天,已成名医的好友郑樵来访,诊察病情后,开了张处方,将石菖蒲、*连各等份,研为细末,每天早晚各以*酒冲服6克。唐婉服了没几天,病竟豁然痊愈。

陆游十分感谢郑樵,也对石菖蒲赞誉有加,挥毫写下脍炙人口的《菖蒲》诗:“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前,此物一来俱扫迹。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上古针灸刺血健康疗法》平台无关,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文章精选

?每天学一味中药——天冬

?每天学一味中药——桑白皮

?每天学一味中药——芒硝

?每天学一味中药——丝瓜络

?每天学一味中药——火麻仁

?每天学一味中药——神曲

?高手在民间——特效方

?高手在民间——特效方

?高手在民间——特效方

*皮棉纸雷火灸

三年陈艾手工卷制

(知艾者福善艾者寿薪火相传)

?4.0x20cm,15:1高品质三年陈艾叶制绒,纯手工*皮棉纸卷正品艾条,加红花、姜粉,产地:河南·南阳

艾条购买方式:

1,点击“阅读原文”,进商城直接下单订购;

2,客服咨询订购;

3,收到订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上古针灸刺血健康疗法

长按左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