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煎茶道肇始于陆羽《茶经》,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把茶种、茶艺从中国带回日本,煎茶开始在日本流行。此后江户时代初期千利休创立“抹茶道”,而煎茶道一时偃息。至江户时代中期,*檗宗万福寺的禅师高游外重新确立煎茶的法与道。
高游外五十七岁时,带了一套茶具由佐贺到京都,在岚山、鸭川、相国寺一带设通仙亭,在这里挂茶旗,设茶炉,煎茶而卖,摆铜钱筒,开始了长达20年的卖茶生涯。据称乃卖茶修行,他也会走出茶亭,用担子挑着茶四方游走。他每日身披袈裟,手提茶具,出现于京都街头小巷,故被称作“卖茶翁”。八十一岁时,他将手中茶具箱付之一炬,谓与其落入俗人手,不如我亲手火葬。
卖茶招牌上,卖茶翁写道:“若要知道卢仝茶的真正境界,请你把钱袋里的钱仝放到这个钱筒里。”在钱筒上,高游外还刻了一句诗文:“煎茶日日松风起,醒觉人间仙路通。”
“卖茶翁茶器图”,年刻,此书乃木村孔阳氏模写卖茶翁茶具计三十三件,年由市岛谦吉先生捐赠早稻田大学收藏。
炉龛:放置炉子的小阁子
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
铜炉:为生火煮茶之用
子母锺:成套的茶杯
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舀水
注子:古代汉族酒器,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起到保温作用
钱筒:存放古时钱币,多由竹制成
乌楦:用途不明,从器物文字上似乎可以判断是收纳废物的器皿
茶罐:存放茶叶的罐子,锡制成,因锡稳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叶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的茶道具
尘褥:铺或盖用的毯子
滓盂:又称水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
钱筒:大小竹筒用来存放钱币
水注:注水壶
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
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小炉:生火炉
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
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
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
炭挝:用来砸炭的铁锤
焙钩:又名茶焙,是一种竹编,外裹箬竹的叶子,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
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现在通常称为茶棚
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
茶壶:存放茶叶的罐子,日本称为茶入或者茶心壶
灰炉: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
瓶床:现在统称为瓶座,稳定壶和瓶的放置
木村孔阳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联系-
邮箱:info
tx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