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葫芦变成脱贫致富ldquo宝葫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走近位于大武口区

潮湖村的陶家大院文化馆内

日渐变冷的天气让小院里

葫芦藤条早已脱落了叶子

只余下泛*的藤蔓上悬挂着

些许形态各异的葫芦

正对大门的庭院一隅

堆放着若干等待打皮的葫芦

“好葫芦是好作品的基础,从葫芦前期的种植,中间的管护,烫画前的打皮处理,每一步都要格外用心。”陶瑞珍说。在她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展馆,一件件用葫芦制成的精美工艺品摆满展架,令人目不暇接。走近细看,不同形状的葫芦经过精心加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等图案栩栩如生,葫芦保温杯、葫芦茶具等生活用品更是创意十足。

陶瑞珍原本是潮湖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兴趣广泛的她在务农之余爱好剪纸和葫芦烫画。年,陶瑞珍因剪纸受邀参加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展览,本想带着葫芦烫画作品去碰碰运气,没想到全被高价买去,让她认识到葫芦烫画背后可观的经济收益。“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加上形态各异的造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可比种地收入高多了。”陶瑞珍说。她的葫芦致富经得到了周边村民的认同,很多人都开始跟着她种植葫芦,学习葫芦烙画。

小葫芦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葫芦烫画技艺让她成为石嘴山市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她成立的石嘴山市潮湖瑞宝工艺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带领着一批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说话间,陶瑞珍从展架上拿起一个烫有卡通生肖图案的小葫芦对记者说:“这是年轻学员的作品,在葫芦烫画中加入了卡通元素,这样的葫芦烫画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项非遗技艺需要传承,这些年举办过不少培训班,在培训中,一些做的比较好又有意向长期发展的学员会被吸纳到我们合作社里,周边移民和残疾人占他们中间的大部分,掌握这门技艺可以帮他们增加收入。”陶瑞珍说。

刘玲从隆德移民搬迁至石嘴山,没有稳定工作的她平时主要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陶瑞珍到新民社区培训让她的生活有了变化。年至今,她一直跟随陶瑞珍学习和制作,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葫芦烫画作品了,有时候还会尝试着根据葫芦的形状“以形定意”进行创作。“过去我们都是用葫芦做水瓢,怎么也没想到上面能烫出那么好看的图案,至今仍记得零基础的我第一份作品是在葫芦上烫‘福禄寿喜财’的字样,当时特别开心。每逢有订单我就在家或去陶老师那做,赶上订单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两千余元。”刘玲说。

在陶瑞珍的带领下,周边的群众通过种植、加工葫芦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原本农家里常见的小葫芦变成了精美的手工艺品,成了脱贫致富的“宝葫芦”。

记者:董湘漪徐毅文/图/视频

编辑:姚艺菲责任编辑:刘均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