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通州区马驹桥镇前银子村
一、冲突
“不拆!说啥也不拆!”
“我也不拆!你们倒是说说看,这让人吃不让人拉啊?门口的厕所拆了,这么多人都去哪方便啊?”
“公厕?你得了吧!村头是有两公厕,你走过去看看有多远?大清早的,人都着急起来上班,上个厕所都要排队!”
“这些当官的根本不了解农村,小宇子,你别天天整这些没用的,糊弄老百姓,应付共产*!”
吵吵闹闹的声音此起彼伏。李敬宇抬起胳膊擦擦一头的汗,给一位大爷递了支烟,耐心地劝说着。旁边跟着镇里的干部和拆违的队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地陪着笑。
整整两个小时,就说动了一户。大家看看表,该吃午饭了,下午再来吧。
这是发生在前银子村的真实一幕,类似的场景,隔三差五就能遇见。
二、火线入*
前银子村,位于北京市东南六环和京沪高速交界处,隶属于通州区马驹桥镇,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人,外来人口不到人。
前银子村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当时的马驹桥古镇,紧临皇家苑囿南海子。苑囿,通俗地说,就是兼具动物园和狩猎场功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为了看护南海子,朝廷在附近找了南北两处荒地,驻*并设置了两个*营,闲时还能开荒种田。当时的习俗以南为前、以北为后,所以南面的*营称“前营”,北面的称“后营”。老百姓又习惯把“*营”称为“营子”,再加上“营”“银”谐音,*队撤走后形成村落,后来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村名——前银子和后银子。
开头提到的小宇子,大名李敬宇,是前银子村现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敬宇家中有7人做过教师,父亲更是远近少有的文化人,中学语文老师,正高职称。受家庭影响,敬宇虽然学没多上,但书没少读,遇事有主见,也有办法应对。
李敬宇高中毕业后,自修了财会,去了通县供销社当会计。年,南方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商场需要有人开车去送应急物资,本来有A照的司机就不多,遇到这吉凶未卜的事情,大家心里都打鼓。敬宇属牛,初生牛犊不怕虎,和一个伙伴儿自告奋勇把活儿揽了下来。领导一看,这小伙子不赖。打这以后,李敬宇递交了入*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共产*员。
三、能人回村
供销社后来解体了,李敬宇把组织关系转回村里,改行当了的哥,“趴活儿”的黑车和正规的出租车都开过。再后来,又应聘到镇里派出所当保安,一路干到了保安队长,在单位很受重视,小日子过得滋润又风光。
年底,村里希望他回来选副书记。没有任何准备的李敬宇,第一次竞选就和另外一名候选人票数一样,连投三次票,还是平局。考虑到自己本来也是可回可不回,李敬宇主动放弃了。
转眼年底,又到了换届的时候,老书记找到他说,“回来吧,敬宇,村里需要你啊”!李敬宇再次回村参选,顺利选上了副书记,一干就是9年。
年底,因为新的选举*策和村里实际情况,镇里希望李敬宇能千斤重担“一肩挑”,参选*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但是李敬宇一口回绝了,明确向镇里表示,“让我干啥工作都行,选谁当我都全力配合,但我不想冲到前面”。镇里领导反复做李敬宇的思想工作,前后谈了四次,李敬宇愣是没松口。后来镇领导恼了,一拍桌子,送给李敬宇六个字,“要么干,要么走”!
别人做梦都想竞争的位子,为什么李敬宇不想要?殊不知,前银子一直以来是市级消防挂账村、*组织软弱涣散村,历史遗留问题多,村集体发展欠账多。接下这个摊子,就意味着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要被打破。再说能不能选上,也还是未知数。真要选不上,岂不难堪?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前银子人,看着村里的发展日益落后于邻村,敬宇也心有不甘。和镇领导谈判被拍了桌子,抱着无奈和试一试的心理,敬宇恭敬不如从命了。
四、新官上任
年12月4日,李敬宇顺利当选。年元月一日,成立于年元旦的前银子村*支部,迎来了她的第六任书记。
上任伊始,李敬宇每天清早一开大队门,进办公室水还来不及喝一口,就陆陆续续有村民找来了。有的反映婆媳关系、赡养老人、邻里不睦等家庭琐事,有的投诉村里养殖户气味难闻污染环境,有的自家地里树不修剪扫断了电线不想赔钱,有的因为宅基地和合同纠纷来喊冤,还有的要大队盖章证明张三房子是李四的……
送走一拨又来一拨。答复稍微不满意,就有人打投诉。甚至还有纯粹胡搅蛮缠来骂街的,故意往村里排水口填土发泄私愤的。没过几天,村委会门前宣传栏的玻璃就碎了一地。
当过9年副书记的李敬宇,虽然对自己上任要面临的挑战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是连着好几天在办公室被狂轰滥炸,按下葫芦起了瓢。局面的复杂,村民五花八门的问题和千奇百怪的诉求,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每到夜深人静,李敬宇在办公室点上一支烟,时而翻翻书,时而双眉紧蹙凝神沉思,这他妈什么烂摊子啊,究竟怎么下手?该从哪儿突破呢?
机会说来就来。
这一天,村民老李来大队找李敬宇,反映自己在十几年前和村委会签了一份协议,约定租赁一块地建车库,每年向村委会交租金元。但因为周围村民反对建车库,只交了一年的租金,后来合同没履行。前几次换届后也找过村委会,一直没谈拢,拖到现在也没解决。
李敬宇先是多方走访知情人,了解到老李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之前村委会尝试退还租金,老李没有同意,而是希望置换土地来维持原合同,或者高价赔偿。如此看来,之前几届村委会有点不作为,老李的诉求也有点不合理。而且此事拖了十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如果不及时处理,当年只是元的问题,以后可能会给村委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反复考虑后,李敬宇找到老李,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第一,此事必须解决,不能再拖下去了。
第二,考虑到当前*策和全村利益,置换土地肯定不现实。
第三,解除合同,考虑物价变化和资金成本,除了退回元租金外,再补偿元,一共退还您元,同时收回原合同和票据。
关键是第四。
第四,以上处理方案依次通过村“两委”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形成决议,通知您本人后在全村公示15天。如果您不同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村委会按法院判决执行。如果您30天内不上诉,视为同意,此事就此了结。
老李听完傻眼了,气呼呼地说:“行!兄弟,你就这么做事!”
气归气,老李也没脾气。没过几天,村民代表大会召开,29名与会代表全票通过决议。一件拖了14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圆满解决了。
新官上任,并没有不理旧账,这第一脚是成功踢出去了。李敬宇趁热打铁,顺势开展了清查集体合同、清登账目等基础性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所有的村*事务都在*员会、代表会上公布,形成决议,会后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如此一来,以前的底数摸清楚了,以后的情况通过公开来接受监督,很多问题随之迎刃而解了。
五、打铁还要自身硬
李敬宇上任两个月,镇长来了。
镇长给敬宇打气助威,也下达了新的指令——拆违。
拆违可是得罪人的事。前银子交通便利,家家户户都出租房,一间普通的小屋子就块钱一个月,要是有卫生间的就上千。各户可出租的房子从几间到几十间不等,随便哪家靠这个年收入五到十万跟玩儿一样。真要拆,拆的不光是砖头瓦片,更是前银子村民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的白花花的银子啊。
看上去这个事情比解决一份块钱的合同要难多了,李敬宇似乎并没有太发愁。
镇长走的第二天,他就召开了班子会,明确表态,“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拆违建,书记、副书记、支委、村委,先动起来,自西至东一户不能剩。”大家没人反对,不过也没人主动说,先拆我的吧。
敬宇父亲家就在大队隔壁,带头拆的事情,得到了老父亲的支持。
开槽施工的那几天,经常有村民路过看看,交头接耳一番。拆着拆着,村民发现不对劲了。为啥?因为敬宇家不光拆了宅基地红线外的部分,他把宅基地范围内的一部分也拆了!全部拆完后,原来属于宅基地的地方,砌了两个大花池,而且花池外沿和大队的墙齐平,分毫不差。
村民过来瞅瞅,一声不吭回去了。再过来一个瞅瞅,也一声不吭回去了。这之后再拆到谁家,基本上都没二话。
不过,遇上猪队友,也让敬宇挺无语。
有一家违建户主,有点较真儿,敬宇好说歹说,人家终于同意拆了,还专门搬出茶桌,邀敬宇坐在路边,一边喝茶,一边乐呵呵看着拆。结果拆违队拆了一半去吃饭,下午就再也没来。本来一鼓作气的事情,搞成了夹生饭,再去拆人家不让干了。
敬宇无奈,只好发挥自己强项,去人家里喝酒打感情牌。敬宇的酒量村里人都知道,一斤半起步。那天晚上,敬宇以一对三,把自己喝大了,在人家里吐了一地。
就这样,前银子村一共户,拆了近户逾0平方米,拆走了四五千外来人口。拆除私搭乱建加上整治乱堆乱放,村里的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李敬宇带领两委成员每周组织全村环境自查,号召*员、代表参加义务劳动,进而发动群众共同创建共同参与,逐渐营造良好村风。
六、功夫不负有心人
村民老徐,常年以捡拾废品为生,其宅基地里外的废品和垃圾堆积如山,高过房檐。院内更是没有立足之地,走进去都无处下脚。杂物紧靠邻居房屋,火灾隐患严重,邻里关系紧张,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老徐思维方式极端,再加上快80岁了,十余年来,历届村委会都无法解决,*府各职能部门数十次清理也无从下手。
李敬宇左思右想,觉得一定要解决这个村里的卫生老大难问题,从而消除隐患,避免灾害发生,还能减少村民矛盾,一举多得。
打定主意后,李敬宇先是去找老徐聊天,经过几次接触,发现他对自己并不抵触,可以正常交流,看来有戏。
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李敬宇决定先试试水。
过了几天,李敬宇通知老徐和他家里人,还有镇环卫所的人,一起来清理杂物。先清走一小部分废品,卖了四百元现金。老徐不在,但是他家里人全程在场,收了钱,签了字。
第二天,李敬宇来找老徐谈心,发现他情绪稳定,并没有想象中的激烈反应。火候到了!
经过连续一周的上门聊天做工作和清理尝试,老徐最终同意全部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环卫所拉走了整整9车!
李敬宇心里美滋滋的,“多年无法解决,并不是不能解决,累点也值了!”
这件事也给了李敬宇一个启示,平时还是要多入户摸情况,多了解村民诉求,他还要求两委成员每周也要至少走访1-2户。做群众工作,首先要深入群众啊!
七、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前银子村的排水问题在全镇算是比较突出的。村内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是修建于7-8年的暗排管道,雨污合流。由于年久失修,村内管道淤泥杂物堆积严重,十多处入水口箅子塌陷,出村主管道明沟部分地段完全堵塞,再加上腾退拆违施工期间导致的管道损坏,一到汛期村内随时有可能出现内涝灾害。
去年5月17号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村东排水沟满槽,水排不出去。多处路面积水50厘米,有几户村民家宅基地进水10厘米以上,出行受到影响。
李敬宇连夜带人去帮助村民掏水、挖地沟、清理淤泥。别人还在用铁锹,李敬宇就直接上手了。自己还不忘了自嘲,看我像不像个物业勤杂工?
第二天镇里水务所来了解情况,商议后决定,先在村东向南开挖一条一千米长的排水明沟应急,等到雨污管道更新项目实施时再彻底解决。
与此同时,李敬宇开始自行研制通下水道专用工具,试验成功后,在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