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规范化 http://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咳 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凡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均属本节讨论范围。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症状者,可与本节联系互参。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参照本节内容辨证食疗。
一、病因病机
六淫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内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为咳。
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郁怒伤肝,气机不畅,气郁化火,气火上逆犯肺;嗜烟好酒,熏灼肺胃;过食肥厚辛辣之品,或脾运不健,痰湿内生,上渍于肺,肺主气功能失调,肺气升降出入失常,发为咳嗽。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肾有关;病理特点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外感咳嗽属于邪实,并可演变转化;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为痰与火。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以互为因果。
二、辨证要点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注意分清病邪的性质。内伤咳嗽:久病或反复发作,起病缓,身无表证,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应分清标本缓急主次。
三、食疗原则
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因肺居高位,用药宜清扬,以使药力易达病所;宜重视化痰顺气,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愈。内伤咳嗽,以邪实为主者,治宜祛邪止咳;以本虚为主者,治宜补肺养正。
四、辨证食疗(一)外感风寒
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咳痰稀薄白色,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肺浮或紧。
风寒袭肺,壅遏气道,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
紫苏、杏仁、生姜、干姜、红糖、桂枝等。
1.苏杏汤 紫苏、杏仁各10g,捣成泥,生姜10g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二三次饮用。
2.姜汁糖 生姜10g洗净切片,用白纱布绞汁去渣。将红糖放入锅内加入姜汁,添少许水。将锅置文火上,烧至红糖熔化、黏稠起丝时停火。在一搪瓷盆内涂上热素油,再将熬化的糖汁倒入搪瓷盆内摊平,稍冷后用小刀划成2cm见方的小块即成。每日空腹时服2次,每次块。
.甘草干姜汤 甘草10g,干姜~10g,共煎取汁,日分三次饮用。
(二)外感风热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咳时烘热汗出,常伴鼻流*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脉浮数。
风热犯肺,肺气不清,肃降无权。
疏风清热肃肺。
桑叶、菊花、梨、杏仁、葫芦茶等。
1.桑菊杏仁饮 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共煎取汁,再调入白砂糖。酌量代茶饮。
2.杏梨饮 杏仁10g,去皮尖,除去杂质洗净,梨去皮、核,洗净切片,冰糖捶成屑。将梨、杏仁、冰糖屑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0分钟即成。随时饮服。
.葫芦茶冰糖饮 葫芦茶0~0g,每次用清水碗,煎取汁约1碗,调入冰糖g。随量代茶饮用。
(三)外感风燥
干咳频作,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喉痒,痰少而黏,或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少许血丝,咳甚则胸痛,唇鼻干燥,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多发于秋季,舌苔薄白或薄*,质干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风燥伤肺,燥热灼津,肺失清肃。
疏风清肺润燥。
桑叶、白萝卜、胡萝卜、蜂蜜、麦冬、杏仁等。
1.桑杏饮 桑叶10g,杏仁6g,天花粉10g,梨皮20g,煎汤取汁。热服,日服次。
2.红白萝卜蜜膏 白萝卜g,红萝卜g,洗干净,切细丝,用纱布绞挤汁液,放入锅内用中火煎煮沸。加入蜂蜜mL,继续熬至稠即成。日服2~次,每次g。
.杏仁麦冬饮 杏仁6g去尖,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待皮微皱起时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再将麦冬10g挑选干净,去杂质,洗净。杏仁、麦冬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分钟、去渣留汁即成。日服2~次,凉时饮用。
(四)内伤肝火
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涎凝结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舌苔薄*少津,脉弦数。
肝郁不达,气郁化火,上逆犯肺。
清肺平肝降火。
丝瓜、蜂蜜、菊花、杏仁等。
1.丝瓜花蜜饮 丝瓜花10~20g洗净,放入茶杯内,以沸水冲泡,密闭10分钟,调入蜂蜜。趁热顿服,1日次。
2.菊花绿茶饮(《药膳食谱集锦》) 菊花g,槐花g,绿茶g,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浸泡,密闭分钟。频频饮用,每日数次。
.杏菊饮 杏仁6g,去皮尖,菊花10g,洗净,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中火煎熬10~1分钟,滗出汁液,另加水再熬取汁液,合并两次汁液,过滤,加入白糖,煮沸即成。频服之。
(五)痰湿蕴肺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食油腻物亦有影响,呕恶食少,体倦无力,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健脾燥湿化痰。
橘红、柚子、半夏、蜂蜜、山药等。
1.橘红糕 橘红10g研成细末,与白糖g和匀为馅,米粉00g以水少许润湿,放蒸屉布上蒸熟,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不拘时酌量食用。
2.柚子炖鸡(《本草纲目》) 柚子1个,雄鸡1只,生姜、葱、食盐、味精、料酒等各适量。鸡去皮毛、内脏,洗净。柚子去皮,留肉,将柚肉装入鸡腹内,放入砂锅中,加入葱、姜、料酒、食盐、水。将盛鸡的砂锅置于有水的锅内,隔水炖熟,即可食用。
.半夏山药粥 怀山药0g研末,煮生半夏0g取汁一大碗,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白糖和匀。空腹食,日1~2次。
(六)痰热郁肺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咯吐不爽,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苔薄*腻,舌质红,脉滑数。
痰热郁肺,壅阻肺气,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肃肺。
芦根、竹茹、荸荠、雪梨、藕、白萝卜等。
1.生芦根粥(《食医心鉴》) 取新鲜芦根~10g,洗净后切成小段,与竹茹1~20g同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同煮为稀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2片,稍煮即可。凉时食用,每日两次,~日为一疗程。
2.三鲜汁 藕00g,去皮,洗净切丝,荸荠00g,洗净去皮切薄片,梨00g,洗净去皮、核切薄片。一起用洁净纱布挤绞出汁液,汁液中加入白糖0g,再加凉开水适量,搅匀即成,不拘时频饮之。
.白萝汁 取新鲜白萝卜00g,洗净去皮,切成2cm见方块,用洁净的纱布绞挤汁液。将白糖0g放入白萝卜汁液中,拌匀即成。随量饮之。
(七)寒饮犯肺
咳嗽气急,呼吸不利,胸膈满闷,甚则喘逆痰鸣有声,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痰,形寒背冷,喜热饮,其咳每多持续而时有轻重,冬季或受寒后发作加重,随着病程与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剧,舌苔白滑,脉细弦滑或沉弦。
痰湿久蕴,气不布津,停而为饮。
温肺化饮。
干姜、生姜、茯苓、甘草、甘蔗等。
1.加味干姜粥 干姜g,茯苓10g,甘草g,一起入锅煎取汁去渣,再与粳米g同煮为稀粥。日分2次服。
2.姜汁甘蔗露 取生姜汁一茶匙,甘蔗汁一杯混合,炖至温热即成。趁热服下,日服2次。
(八)肺阴亏损
干咳,咳声短促,午后*昏为剧,痰少黏白,或痰中夹血,或声高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卧盗汗,病起缓慢,日见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养阴润肺。
玉竹、沙参、麦冬、老鸭、白藕、百合、杏仁等。
1.玉参焖鸭 将老鸭一只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内,放入玉竹、沙参,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待鸭肉炖烂时,放入调料即成。食鸭肉喝汤。
2.沙参百合饮 沙参10g,百合1g,共煎取汁。酌量缓缓饮用。
(九)肺气不足
咳声低弱无力,气短不足以息,咯痰清稀色白,量较多,神疲懒言,食少,面色白,畏风自汗,常因感冒引起咳嗽加重,病多久延不愈,舌苔淡白,脉细弱。
肺气不足,气失所主。
补益肺气。
山药、人参、猪肺、杏仁、胡桃肉等。
1.人参胡桃汤(《济生方》) 人参g,胡桃肉10g,放碗内,加适量清水浸泡40分钟。将碗置锅中隔水蒸炖1小时即成。食用时喝汤吃核桃肉。人参可连用次,第次吃时连同人参一并食之。
2.山药杏仁粥 山药00g,切片煮熟,晒干碾成粉;粟米20g炒香,磨成细粉;杏仁g,炒令过熟,去皮尖,切碎为末,将三者一起混匀。食用时取混合粉放入适量酥油,每次用10g煮粥,空腹时服。
.杏仁猪肺粥 杏仁10g,去皮尖,捣为泥;猪肺0g,加水煮至七成熟,捞出切碎。将粟米、杏仁泥、猪肺加水同煮为粥,1日内分2次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