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茶有好器,方能相得益彰 [复制链接]

1#

中茶普洱茶

-03-:49

发表于云南

《中茶·葫芦》

泥料:段泥,容量:CC,

长:11.5cm,高9.1cm

葫芦,与“福禄”同音,象征长寿吉祥的美好寓意。天然的葫芦自然生长,形态各异。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中谈到:“人类的艺术起源,是源于实用”。在创作葫芦壶时,要保留它的灵动飘逸,同时兼顾器物本身的实用性。“葫芦”壶体圆润、线条流畅,选用段泥制作,以截盖的处理求得上下过渡自然的整体效果。在把玩舒适、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含蓄的自然美。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收起*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承载着制作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使用者的美好祝愿。

《中茶·水平》

泥料:紫泥,容量:CC,

长:14.1cm,高7.1cm

水平壶在众多壶型中较为特殊,最初与潮汕、闽南地区喝功夫茶有关。小茶壶浸泡在热水中端正平稳,不斜不倒,故得此名。壶身胎质细腻光泽,给人以从容舒展之感。口部放大利于泡茶;线条婉转顺畅,明快清朗。

一把好的紫砂壶讲究“形、神、气、态”,人亦如此。在对工艺极致追求的同时,制作者本身的意念表达也不可或缺。若计工而不计其意,此谓知理而无趣。若计意不计其工,此谓知趣而无理。“水平”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追求。求知路漫漫,当如水一般,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中茶·容》

泥料:天青泥,容量:CC,长:11.7cm,高7.3cm

制此壶,源于故宫之行中偶然得见一水缸,其造型古朴可爱,遂生制壶之念。取其肚以为壶身,取紫泥以示其气,大口平盖以合其形。既见此壶,仿若重温故宫之行。制壶之余,有感而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既如此,人亦然。既为陶者,亦为师者;不止于技,更至于人。应以自省之心,容人之量,教学相长,润物无声。

《中茶·玉兔》(红)

泥料:红皮龙,容量:CC,长:13.4cm,高:8.4cm

亘古至今,有关月亮的传说经久不息。皓月当空之际,月圆泻辉之时,无不令人伫立眺望。试图一睹广寒仙子芳姿。月挂仲秋蟾宫愿,姮娥飞月望人间。设计选用同与美人有关的西施壶,一只莹润可爱的玉兔静立于壶盖之上。壶身圆润小巧,恰似一轮明月。泥料选用红皮龙制作此壶。嘴、把线条柔和,动态飘逸,似有嫦娥撩云拨雾之美。

皓空一月清光影,月照佳人饮团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亮寄托无限思念和想象。今制一玉兔立于月上,仿佛彩云托月,桂影婆娑,嫦娥怀抱玉兔冉冉而飞的美好景象跃然眼前,也饱含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与期盼。

《中茶·玉兔》(紫)

泥料:紫泥,容量:CC,

长:13.4cm,高8.4cm

亘古至今,有关月亮的传说经久不息。皓月当空之际,月圆泻辉之时,无不令人伫立眺望。试图一睹广寒仙子芳姿。月挂仲秋蟾宫愿,姮娥飞月望人间。设计选用同与美人有关的西施壶,一只莹润可爱的玉兔静立于壶盖之上。壶身圆润小巧,恰似一轮明月。泥料选取紫泥制作此壶。嘴、把线条柔和,动态飘逸,似有嫦娥撩云拨雾之美。

皓空一月清光影,月照佳人饮团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亮寄托无限思念和想象。今制一玉兔立于月上,仿佛彩云托月,桂影婆娑,嫦娥怀抱玉兔冉冉而飞的美好景象跃然眼前,也饱含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与期盼。

中茶·宋韵主人杯

泥料:段泥,容量:CC,

宽:6.9cm,高7cm

提到喝茶肯定绕不过唐宋,当时斗茶成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茶具精益求精的态度,此次主人杯就是以宋代茶杯为原型,加上现代饮茶的需求设计而来,杯体高而挺,颇有文人雅士之气,底足撇而大,使用过程中会更稳当,口部微微翻转,在品饮过程中拿捏和入口时会更为贴合人体特征。泥料选用段泥,可以更好的体现汤色,从而使此款宋韵主人杯无论从形神意韵用等多个方面的完美融合从而达到为茶而生的中国文人精神。

设计者介绍

王强,宜兴人,字石少,号曼工,曼音,云会,兴客,阿曼陀、方外逸人、五堂主人。

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紫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大学陶瓷系艺术硕士,全国工商联沉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捷陶瓷文化交流大使,紫砂数藏全球第一人,紫砂收藏家。

年生于陶瓷世家,年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正中老师学习。年经紫砂行业协会评审,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年度宜兴市第五届青年科技英才。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艺术硕士。年师从何作如老师学习茶道。成立五堂陶瓷文化有限公司。经陶瓷行业协会评审,获得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年注册阿曼陀室文化有限公司。被捷克授于中捷陶瓷文化交流大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