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常说,站有站姿坐有坐姿,而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诫我们,在平时的行为举止上要时刻保持礼仪规范。因为讲礼仪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讲礼仪可以让你散发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可以让别人尊重你。
礼仪可以表现在各方面上,吃饭要讲礼仪。比如在进餐的时候,要让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动筷子。又比如宴请客人时,那么我们就得先请客人动筷子。还有像在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发出声音,也不要把筷子直直的插在饭碗中,这样不礼貌。
吃饭的礼仪有很多,而饮茶也是如此。饮茶也得讲礼仪,而叩手礼便是饮茶礼仪的主要表现之一。大家都知道,广东人是比较喜欢喝茶的,那里饮茶氛围比较浓重,所以广东人就比较懂得一些茶礼。
话说回来,叩手礼“名气大”“流传广”,这种礼仪已经被广东人默认,所以大家若去广东就得入乡随俗(其实不仅在广东,只要在茶会,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行使叩手礼)。
如果你去别人家喝茶,当主人家给你倒茶时,你发现你当时不便发表感谢话语,那么这时的你就可以弯曲着手指,轻轻敲桌面三下,以“叩手礼”表示感谢,这样主人家就不会怪罪你的不懂事。
啥时叩手礼
可能刚入茶圈的新人朋友,或许还不太懂,到底啥是叩手礼,具体要怎么做?
其实前面也提到了,在主人家给你斟茶的时候,那么你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即可。叩手这个动作不难,只要轻轻敲着桌面罢了,有人喜欢敲3下,有的人喜欢敲2下。当然也有人会敲9下,轻扣9下,代表“九叩首”。
古人认为,“手”的谐音是“首”,叩手即是“叩首”,轻轻敲3下,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后来这种饮茶礼仪流传下来,我们也学会这种礼仪,当别人给你倒茶,你就可以轻敲桌面3声,表示感谢。
关于叩手礼的民间故事
所谓不巧不成书,关于叩手礼的传说故事就有2个,而且这2个民间故事都与爱下江南游玩的乾隆皇帝有关系。接下来小詹为大家一一道来。
故事1: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个爱玩的人,觉得无聊了就会下下江南游山玩水。有一回下江南,乾隆就来到淞江,他这一次是乔装打扮并且只带着2个太监就出来。乾隆是一个爱喝茶的人,他之前还说过一句名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由此可见,乾隆当真是爱茶之人,爱茶之心可以比肩他的爱诗之心了。
乾隆来到一家茶馆喝茶,茶馆老板拎着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并且老板不是一次性倒满,而是连续倒了三次,这才把乾隆的茶杯满上。乾隆见此便大感不解,于是问茶馆老板,为何倒3次茶,不直接一次倒满。而茶馆老板却如此回答,这是他茶馆的规矩,而这种倒茶礼叫做“凤凰三点头”。
听完解释后,乾隆感觉很有趣,便也有模有样拿起茶吊准备依葫芦画瓢照着做,不过他的倒茶对象却是身边随行的太监。要知道古代皇帝高高在上,哪里有皇帝给太监倒茶的礼,所以这位太监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按道理,皇帝给太监倒茶,怎么着,太监也得马上下跪谢恩。不过太监若下跪谢恩便会暴露了乾隆的身份。这太监急着像热锅上的蚂蚁,彻底慌了神。
当然了,能跟着乾隆出行的太监,自然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后来这名太监突然福至心灵,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手指笃笃桌子表示向乾隆“叩首”,后来乾隆果然并没有怪罪他。之后这个故事流传下来,而“叩手礼”也成为饮茶的礼仪之一。
故事2: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还是乾隆,不过太监却变成了当地的知府。也是一样的故事开头,乾隆微服私访下江南喝茶,然而也不知当地知府是如何得知乾隆去茶馆喝茶这件事,反正这位知府大人听到消息后就火急火燎赶来茶馆护驾。
乾隆是知道知府这个人的,见知府来茶馆便不去揭穿,他还提起一壶茶给知府倒茶,想吓吓他。而知府见皇帝给自己倒茶就感到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直接拒绝那是不敢的,但表示感谢而下跪谢恩,又怕暴露身份,惹怒乾隆。好在知府有机智,他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表示“三跪九拜”的礼数。就这样,知府礼数到了,乾隆也无法怪罪他了。后来这个民间故事流传下来,同时“叩手礼”也被大家熟悉。
总结:礼仪是表征性的东西,别看叩手礼简单,但它能反映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与不做差别太多。要知道古代规矩森严,若太监或知府不懂得“敲桌子”,或许就被乾隆视为大逆不道,轻者丢了官帽,重则丢了小命。
还有哪些类似叩手礼这样的饮茶礼仪
1、伸掌礼
想必做过迎宾工作的朋友应该对伸掌礼不会感到陌生,一般会伸手示意客人慢行或落座,而这种行为能表现出自己的友好态度。伸掌礼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也很有讲究。
首先我们将右手四个手指自然并拢,然后虎口微微分开,手掌要略微往里面凹,感觉右手上握着一个纸团。
当然,手腕还得有力气,不能有气无力的耷拉着手掌,那么就会给人一种没精神的感觉。而且在你伸手之时,你还得弯着腰,脸上带着微笑,表示让客人落座、饮茶。
2、鞠躬礼
鞠躬礼不仅是饮茶礼仪,也是日常的生活礼仪。老师传道,那么作为学生就应该给老师鞠个躬,而父母生你养你,那么作为子女就得经常给父母鞠个躬,表示感恩。
但是我们国人向来是比较腼腆的,把爱放在心里,不愿意表现出来。我觉得还是得多多表现表现,毕竟不能忘了传统美德。其实鞠躬礼还分三种,第一种是站式,第二种是坐式,第三种是跪式。我们一般站着鞠躬比较多,好像日本人喜欢跪着鞠躬。
那么鞠躬礼怎么做呢?
两只手要紧紧贴着大腿,然后上半身要挺直弯腰,且在弯腰的时候要吐气,弯腰后要停顿一会儿,然后再慢慢起身。鞠躬的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能太慢,并且要怀着真挚情感。
通常情况下,鞠躬是为了表示感谢与敬仰,心里头若没有这种感情,那么鞠躬就变得毫无意义,只是一种乏味的形式罢了。那么就算鞠几十次躬,也没啥用。
接下来说一说,在茶桌上哪些行为是不礼貌的
1、茶满欺人
可能大家对这个茶礼很熟悉,也深有体会。在酒桌上,给人倒酒要倒满,不然别人说你小气,但是在茶桌上,千万不要给人倒满茶,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客人还以为你这是在下逐客令。
至于为何不能倒满茶,原因很简单,因为酒水是冷的,酒杯被倒满了酒水,客人不怕被烫到。而茶汤是烫的,茶水若满,则不好拿茶杯,也不好饮茶。客人有理由怀疑,你是下逐客令,不想让他饮茶。
2、久不换茶
一壶茶泡了又泡,茶汤早就没味道了,然而主人家却没有更换茶叶,一直让客人喝没滋味的茶水,所以这个行为是不礼貌的。客人有理由相信,主人家这是在赶客人了。
3、久不添茶
客人饮完一杯之后,主人家应该马上添上一杯,若主人家没有添茶而且还不继续冲泡茶叶,那么客人就有理由相信,主人家这是下逐客令。
4、茶壶对着客人
主人家在烧水的时候,水壶不能对着客人,因为会担心热水壶壶口的热气冲到客人,而且我们在倒茶的时候,茶壶口不要对着客人,若壶口直冲冲的对着客人,会让客人觉得主人家没礼貌。
总结:饮茶礼仪还有很多,比如还有年长者先喝,年龄小的后喝,别人敬茶时你要说谢谢,等下你还要回敬。
喝茶的时候我们不要指指点点,即使茶不好喝也不好直言,更不能嫌弃。总之,这些饮茶礼仪很重要,往往能从这些礼仪中看出个人的品质好坏。
我们为何要学习饮茶礼仪
1、学习礼仪让我们获得尊重
尊重是相互的,你用礼仪尊重别人,那么别人也会尊重你,不管是“伸掌礼”还是“鞠躬礼”,这些礼仪在传达你的好意,是本着交流茶叶知识而来的,并不是来茶会捣乱的。既然是入乡随俗,去别人家做客就要懂规矩讲礼貌。
2、学习礼仪可以体现一个的涵养
从茶品看人品,有的人茶品很好,那么他的人品一定也会很不错。
3、弘扬传统美德
我国是礼仪之邦,一些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忘,做到知礼知礼,并且将礼付诸于行动,那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又扯了这么多,不管是像“叩手礼”这样的饮茶礼仪,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待人礼仪,都是需要我们秉着情真意切去行动的。
我们不能表面做着“礼”的行为,而内心却十分抗拒与鄙夷,这是不对的。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古代先贤早已将“礼”的重要性写了出来,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