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茶事,就要一心一意
TUhjnbcbe - 2024/12/21 18:14:00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39.net/disease/a_5892332.html

原文来源:故宫文化官方旗舰店,原文发布于年11月19日原文标题:暖冬茶事,就要“一心一意”

喝茶的讲究千千万万,而最最基础的则是水与器的交融——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茶具茶器,都是古人智慧铸就而成,别小看一盈于握的小小壶杯,都让人感悟巧思匠心,瞬间穿越回“融雪煎香茗”的古典生活。

好吃又好看佳蔬成大器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及作物之一,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年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

葫芦堪称是古代中国蔬菜界的百搭选手,元代王祯《农书》里就夸它“最为佳蔬”,还记载了各种吃法: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

烧汤清香四飘,味道鲜美。

与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论葫芦还是它的叶子,都是在嫩时食用。成熟后的葫芦就不再是吃货的专宠,而是作为器皿而存在。

所以葫芦在中国古代有多种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最终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即万事亨通之福,俸钱多多之禄。葫芦藤蔓绵延滋生、果实满架象征子孙昌盛。

所以在民间不乏各种和葫芦有关的神奇传闻,如“八仙”中乐善好施的铁拐李,葫芦就是他大显神通的法宝,“暗八仙”即用葫芦代表他。明清时期的除夕,人们还在门窗上贴上红纸葫芦,以驱魔镇邪,以求平安。 

葫芦既为食物,又为器皿。作器皿既能容纳、包藏,并且不拒固体、液体。葫芦器型的浑厚、单纯、简洁、明快,自有一种朴实无华的人文精神。

从古至今,葫芦型也是传统茶器的热门题材,已然是经典中的经典,早就从“自然瓜果”逐步转变成了“人文瓜果”,彰显的是“君子多福禄”“君子能容人”的东方哲思。

▲紫砂壶中经典器型葫芦壶(亦称瓠瓜壶)

似铁又非铁佳釉有高风

中国,最早烧制高温陶瓷的国家。陶瓷陶瓷,陶瓷两字虽然经常连用,但从陶发展至瓷,最重要的变化是出现了釉。

含铁原料制作的颜色釉瓷贯穿了整个中国制瓷的历史,从而产生了呈色各异、品种繁多的铁釉瓷。

瓷釉中铁含量的多寡比例,也决定了我国南北方众多青釉瓷、褐色釉瓷、黑釉瓷等的呈色不同,从而产生了各类色彩缤纷的釉类:汝窑乳浊天青釉、龙泉窑粉青釉、建窑结晶黑釉、钧窑天蓝釉、寿州窑的黄釉等;清代景德镇官窑制作的各色青釉瓷。

其中被业界认为最富古韵的,就是黑釉瓷,又叫黑铁釉。如戍守边疆的将士所穿的铁甲衣,寒光凛冽中锋芒毕露,若是历经岁月变迁,釉面变化将更为丰富,总之是非常之酷帅的一款釉,“一瓢造化皆在釉中藏”,黑铁釉是从古至今陶瓷藏家的心头所爱。

佳蔬与佳釉君子贵乎“一“

茶器之韵,来自色泽、肌理、质地,来源于泥土、双手、火焰、甚至空气,及他们之间微妙的关联。

茶器之韵,四季有别,冬季饮茶多以红茶黑茶为主,茶器的选用也趋向于色彩清淡,以反衬茶色浓郁。

故宫文化出品的一心意茶器套组,提供冬日茶事的省心又快速的全面解决方案。茶汤瞬间高颜值,冬季茶事更惬意。

一心一意茶器的设计灵感,源自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内外都为白釉,浑圆饱满,光素无纹饰,大有圆融之意,是文人气十足的一件藏品。

套组内含1壶1承1海6杯6碟1罐1茶渣筒,形成一袭完整的干泡茶席。

在取义故宫葫芦藏品之形、黑铁釉高古之意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设计语汇,让黑铁釉与梦幻银色相碰撞,黑白色调刚柔并济,力塑东方型格。

壶盖、茶海、茶叶罐底部皆有描银,可谓是内有乾坤,庄重之余不乏尊贵。

茶壶的壶盖取义古代的沙漏,茶壶也以葫芦元素点缀。茶壶的悬高把手,中空壶盖处处可见匠心玲珑,确保隔热防烫,便于把玩。同时经过次反复实验,每一把壶嘴都流畅出水,沸而不溢,断水爽利。

茶杯弧度优美,杯壁厚实,碗口收敛,得以保温聚香。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茶器边沿均有嵌银的11字样,看似是茶器的装饰扣钮,算是这套茶器的“密语“。寓意一心一意,既代表对钟情人一心一意,也是对钟爱事一生求索。

故宫一心一意茶具

古人云:君子之学贵乎一。在任何领域秉持专一之态,加以时日,必能有所精进。无论是自用邀请知己好友共赴茶席,还是商务私人馈赠,这一席“心意”,都暗含着广博襟怀与深刻教诲,彼此“心照”,当有君子之风。

惟愿天下名士暖冬有茶,闲情在心,福禄聚首,万事太平。

文字/小山水编辑/思无邪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事,就要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