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章丘好物生活好礼章丘铁匠传统工艺与时
TUhjnbcbe - 2025/1/3 19:39:00

鲁网3月25日讯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产品种类丰富,拥有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明水香稻、黄河西瓜、高官甜瓜、赵八洞香椿、黄家烤肉、刁镇鲍芹、文祖花椒等众多特色农产品品牌,既是章丘的宝贵财富,也是章丘的亮丽名片。即日起,章丘区委宣传部联合街镇部门策划推出“章丘好物生活好礼”专栏,展现农业品牌魅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章丘铁匠传统工艺

章丘是“铁匠之乡”,历史悠久。章丘有“五多”,“铁匠多”史书早有记载。在清朝《章丘乡土志》下卷“实业”章节就有详细的记载:“铁工在城乡者十之一二,在外府以及各省者甚多。每年春出冬归,习以为常,无乡镇无之。”又据民国四年(年)出版的《山东通志》第四十一卷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可见章丘很早就有采矿冶铁工业。

历史悠久铁冶曾世界领先

早在汉武帝时,有鉴于铁的重要地位,下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全国设铁官48处,山东占了1/4,即12处。在章丘境内有东平陵(今龙山街道办事处),与章丘县接壤的有历城、嬴(今莱芜市西北)、千乘(今高青县)、奉高(今泰安)4处。从以上布局中不难看出,东平陵不但是郡驻地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国家一级行政区——郡的冶铁中心。当时的章丘铁匠在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椎成剑

《后汉书·韩棱传》记载:“……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打制长枪

牛祺圣、牛大伟父子是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河庄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铁匠习俗”代表性传承人。

牛祺圣家中祖祖辈辈从事铁匠行业,到牛大伟已经是第六代人。早在清末时期,牛祺圣的高祖父牛恒明就在京城给官家打制兵器及建筑、水车、马车的铁质配件。曾祖父牛长莪曾在天津一代沿海码头打铁。祖父牛嗣程曾在郓城等地打铁,并免费给乡亲看病,被人尊称为“牛先生”。抗日战争时期,牛祺圣的父亲牛占元兄弟三人曾为胶东八路军打造七九式步枪,缓解了八路军军械奇缺的境况。抗战胜利后,牛占元兄弟三人在济南东郊唐王镇崔家庄开设打铁铺,打制农具及水车、马车、厨具等,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在相公庄大集卖货

农具

牛祺圣自15岁起便从事铁匠行业,通过总结老铁匠的手艺和生活生产经验,改良了锄镰锨镢等农具和压水机,研制出“懒汉锄”、手动蜂窝煤机、玉米爆花机等工具,很受人们欢迎。

懒汉锄

菜刀

牛祺圣手工铁锅经过三万六千锤的锤炼,铁锅表面的锤纹形成独特的“鱼鳞纹”,能够达到不粘锅的效果。他发明的木把手与铁锅融为一体,既不会导热烫手,也不会松动掉落,在年《舌尖上的中国4》播出后,吸引了上万人前来参观采访学习。

牛大伟自年起跟随父亲从事铁匠行业,他跟父亲一样勤于钻研,近年来,父子俩开启了由传统农具向工艺品的转型创作之路,自年起与清华大学张光灿老师合作打造了一系列铁艺展品。

清华大学师生前来打制铁制艺术作品

一起制作铁艺作品

铁艺作品“他们”

铁艺作品玉米

进而逐步转型向金属艺术方向发展,先后完成铁牡丹、辘轳、茶壶、铁质石磨、中国梦系列葫芦、章丘大葱、壁虎、花瓶、碾子、水井、南瓜、毛笔等多种类型艺术作品,并长期展览于区文博中心展馆内。

铁牡丹

铁辘轳

锤纹壶

铁壶

铁碾子

铁磨

“中国梦”铁葫芦

章丘铁匠葫芦

铁花瓶

铜制葡萄叶

铁南瓜

年,参照东平陵城出土的两千年前的汉代铁剑,经过反复琢磨与试验,成功打制仿汉代椎成剑,并精心设计了木质剑鞘和青铜护手。

济南市区领导参观

年,有感于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壮举,用铁打制了“战疫情-众志成城”作品。

“战疫情—众志成城”作品

年,参照中共一大嘉兴南湖“红船”,手工打制出一艘铁艺“红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献礼。

红船

作品名称:坚定信念

作品寓意:作品形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党徽,下部分是一座大山。作品的寓意是党的坚定信念就像大山一样坚强无畏,像山一样强大的力量,像山一样崇高的品德。(通讯员孟凡庚)

年中央电视台CCTV—4“传承”金篇栏目组来拍摄,中央电视台摄制组

非遗进校园

中国电商节

巴彦淖尔作品展出

美国人瑞秋来体验打铁

巴基斯坦老铁体验学打铁

1
查看完整版本: 章丘好物生活好礼章丘铁匠传统工艺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