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5 23:38:00
泠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也被称为伶伦。相传他是黄帝的乐官,发明律吕(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此创造了音律。据说黄帝时代,世间遍布奇珍异兽,他们的声音各有不同,组合在一起构成世间最完美的乐曲。泠伦根据万兽鸣叫的声音,寻找其共性规律,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发现了其中奥秘,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十二分音律,编写了很多动听的歌曲,从而被黄帝嘉奖,成为独一无二的乐官。泠伦并没有止步于此,还用各种物件模拟飞禽走兽的叫声,以不断丰富音乐。比如他发明了鼓,用来表现马蹄声,又发明了口哨,惟妙惟肖地模拟出各种鸟叫声。与此同时,泠伦最喜欢的还是唱歌。他的歌七七四十九天也唱不完,他的歌声甜得象蜜似的,让人回味无穷。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听了他的歌象在炉旁烤火一样,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听了他的歌象吃了凌冰一样。天旱时,他唱三天三夜歌能使老天降雨;水涝时,他唱三天三夜歌能使雨天变晴,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都称他为歌神。有一年,不知从哪儿来的那么多的蝗虫,黑压压地铺天盖地的飞来。飞到树林里,把树上的叶子吃个精光,飞到田地里,把田里的庄稼吃个精光。泠伦为了赶走那害人的蝗虫,连忙搭起歌台,高声唱了起来,他一连唱了七天七夜,唱得蝗虫飞跑了,他的嗓子也唱哑了。从那以后,泠伦再也不能唱歌了。人们听不到他的歌声,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老天听不到他的歌声,旱得田里冒烟。伶伦不能唱歌了,再也不能为百姓造福了,他伤心极了。茶不喝饭不吃,成天想呀想呀,他要寻找一件能代替他唱歌的东西,再为百姓造福。有一天,他在树林里行走,突然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风吹栗树叶发出“哗啦哗啦”声,风吹松树叶发出“嗚呜”声。他想,风吹树叶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人吹竹筒说不定还能吹出歌儿呢。泠伦下定决心,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天下最好的竹子,制造一件能代替他唱歌的东西。他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到处寻找天下最好的竹子。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山,也不知道淌过了多少河,找啊找啊,找了三年零六个月,来到了昆仑山上,泠伦终于找到了天下最好的竹子。泠伦高兴极了,取出刀将那根最好的竹子砍了下来。这时候,天空飞来了五只金凤凰,唱着五个不同的歌儿,伶伦连忙将竹子截下一节,合着五只金凤凰唱的五个高低不同的音调,挖了五个音孔。挖好后,泠伦拿了起来边吹边按那五个音孔,真是好听极了,五个音孔能变换出他唱的所有的歌。泠伦将那节竹筒揣进怀里,回到家乡,又为百姓们用竹筒吹着歌儿。后来,他将这竹筒取名为五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