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片上的黄斑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黄斑点的病害,叫做叶斑病,另外一种是大一点的多边形的黄斑点病害,叫做褐斑病。黄瓜的叶斑病和褐斑病,是两种发生在叶片上的病害,还会发生在南瓜、冬瓜、葫芦、丝瓜和苦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上。这两种黄瓜叶片上的病害,主要危害是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少光合作用的产物,导致黄瓜落花落果,降低品质,减少产量,同时促使植株早衰。
黄瓜的叶斑病是由葫芦科叶点霉引起,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害。而黄瓜的褐斑病是由山扁豆生棒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引起的。是两种不相同的叶片病害。黄瓜的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呈现大型水浸状斑,中部颜色比较浅,后期逐渐干枯,四周是浅绿色水浸状晕环,病斑直径为15~20毫米,后期病斑中间呈现薄纸状,是浅黄色,容易破碎,病斑上面可见数量不多,和不大明显的小黑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黄瓜的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小点,直径约为一毫米时,当病斑直径扩大到1.5~2毫米时也变正面病斑凹陷。病斑近圆形,稍不规则,外围颜色稍深,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背病部稍有隆起,像膏药状,黄白色。
当病斑扩展到3~4毫米时多为圆形,少数呈不规则的多角形,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病斑整体呈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叶背发病部位,出现有大量黑色霉层,正面霉层较少。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圆形,不规则形状,对光观看叶脉深色,网状更加明显。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形状,发病严重时病斑面积扩大叶面积的95%以上,叶片干枯死亡。黄瓜的叶斑病防治,一是农业防治。黄瓜种子要催芽后播种,大棚移栽时需注重温度和湿度管理,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培育壮苗。结瓜后要及时防病,消毀病源体,夏天可以采取太阳能日光消毒的方法,密闭数日,杀灭残存病菌。
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溶液,或者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溶液,或者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溶液,或者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溶液,或者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溶液,隔7天喷施一次,连喷三次,采收前三天停止用药。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选择抗变性良好的黄瓜品种,如津春3号。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彻底清除病残植株,减少初侵染源,搞好大棚里的温湿度管理。黄瓜种子播种时,先进行种子消毒灭菌,再催芽播种。二是药剂防治方法。①种子灭菌。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溶液浸种20分钟,清洗干净以后,催芽播种。
②发病时喷药。用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者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倍溶液,或者41%乙蒜素乳油倍溶液,或者40%的氟硅唑倍溶液,或者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3~4次。③药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者50%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等任选1份,加适量的杀虫剂,加50份干细沙土,在苗场底撒上薄薄一层药土,播种后用药土做种子的覆盖土。
④保护地。在定植前10天用硫磺粉2.3克每立方米,加干燥的锯木灰混合后,点燃密封大棚,熏蒸一晚上。发病初期用烟剂45%的百菌清烟剂,克每亩熏蒸,或者用6.5%的恶霉灵粉尘剂,15kg/hm喷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