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重庆葫芦爷爷画葫芦做公益
TUhjnbcbe - 2025/1/28 4:05:00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李华渝痴迷葫芦画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还记得经典动画片里,爷爷和葫芦兄弟的故事吗?在重庆南岸区南湖社区,也有这么一位与葫芦结缘的老人。他叫李华渝,经过他的一双巧手将一个个“葫芦娃”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画作。更难得的是,他还把所创作的葫芦画变卖,将钱捐给社区公益站做公益。

爱给葫芦穿“花衣”

“你要找李伯伯呀?他可是个热心人,就在对面那栋楼二楼图书室里,你直接去就能找到他。”上周五,记者来到南岸区南湖社区居委会楼下的院坝,说起李华渝,居民李女士点赞道。

李华渝画的葫芦娃和葫芦爷爷

一走进这间图书室,工作台上、四面墙的展示柜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格外引人注意,里面最小的不足大指姆大,最大的有40多厘米高。

仔细看上面的图案,有山水画、生肖图、人物图,还有人们所熟知的葫芦兄弟和葫芦爷爷,每个葫芦上的画作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主题。

“这些画都是我画上去的。”李华渝走过来,拿起一个近40厘米,取名叫“江山多娇”的葫芦画递给记者。记者发现,山水、建筑、船只、花草全都显示在这葫芦上,就连船上渔夫的动作也很生动。

李华渝今年62岁,从小跟着父亲学画画,因为工作的关系,年轻时几乎没碰过画笔,年从重庆市美术公司退休后才重拾画笔,在宣纸上画画和画扇面。年,李华渝进入南湖社区图书室做志愿者管理图书,他便将家里的“画室”也搬了过来。

说起葫芦画,李华渝告诉记者,年夏季的一天,他偶然在街上看到有人卖葫芦,觉得可爱一下子买来十几个,买回家后就思考能否“画葫芦”,便开始尝试彩绘葫芦画,没想到这一尝试就迷恋上了。

这6年来,李华渝近千个大小不一的小葫芦穿上了各种“花衣裳”。年,他的葫芦画还被列为南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上作画不容易

“要在光秃秃的葫芦上作画,有没有难点?”

李华渝画的这个葫芦不足拇指大

李华渝画的大葫芦

葫芦茶具

“最难的就是要让画上去的花不掉色,还能长久保存。”李华渝说,他画的葫芦用的是普通颜料,很难在葫芦上画,水少了上不了色,水多了会溜走,而且不容易干,好不容易画好的画,手一抹又没了。

为此,李华渝通过不断摸索,才解决了这一难题。李华渝介绍,他先用铅笔描线,然后给画上色,再勾线,待水分蒸发干后,喷上一层光漆,“这样画出来的葫芦怎么摸,画都不会掉,而且色泽还更鲜艳。”

李华渝说,如今画起葫芦画来非常顺利,大个的葫芦画一两天时间,小个葫芦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一个。

为了让这些葫芦画更具有价值,李华渝还创新将葫芦画做成了“茶具”。只见“茶具”的底座、茶杯、茶壶、勺子等均是用葫芦做成,并且茶具的每一件工具上都画着精美的画,“茶具上主要画的是山水,有闲情逸致的韵味,而茶杯上是画的荷叶,有‘和谐’之意。”李华渝说,葫芦茶具主要是观赏性的手工艺品,画上画后的葫芦茶具就更具有观赏性了。

画葫芦做公益

起初,李华渝只是在画室里把“葫芦画”作为一个自己的一个爱好。可开始画葫芦不久,他的葫芦画就在社区传开了,不少人找他买葫芦,他从来不卖。“如果喜欢,邻居们买葫芦,我画就是了。”只要居民找他画葫芦,李华渝都免费画。

“画葫芦不久,社区筹备成立公益站,我把画的扇子和葫芦捐出去拍卖,当时他们就开玩笑说,让我加入社区公益。”李华渝说,其实他也很想通过画葫芦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社区提供葫芦、颜料等原材料,李华渝负责画画,画好的葫芦画通过李华渝外出参加展览、社区活动、社区开辟的展厅等形式售卖,所得钱一半进入公益站,而另一半作为李华渝的“辛苦费”。“公益资金主要用于老旧居民楼道路灯亮化、便民设施器材安装、散居楼栋路面修复等公益项目,开展社区各种节庆活动等。”李华渝说。

“最小的10元一个,最大的卖元一个。”李华渝说,他卖得最贵的一个葫芦,是一位从广西来社区展厅参观的游客买走的,卖价元。

“这些年总共卖了多少钱做公益?”“我每个月进货和卖出的葫芦都会算一次账交给公益站,但总数我真的记不清了,也没有计算过。”李华渝说。

“有上万元没有?”记者继续追问,“可能会有吧!”李华渝只是微微一笑说。

“我买葫芦做公益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我只是出点力而已,再说社区还补贴给我了一部分。”李华渝说。

“李伯伯在社区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做好事总是很谦虚。”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社区的公益资金来源渠道很多,李华渝能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当中来很难得。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张春莲实习生黄美摄影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葫芦爷爷画葫芦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