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妙玉特意请宝钗、黛玉二人吃茶。宝钗坐榻上,是客;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是自己人。宝玉随后跟了进来,帮忙揭开谜底。
妙玉拿出了两个古董茶具:[分瓜]瓟斝、杏犀[喬皿]。
这显然是用诗经“齿如瓠犀”的典故,出自《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齿如瓠犀:形容美女庄姜的牙齿,像“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
作者用“绿玉斗”做例子:
斗为器型,玉为材质,绿修饰玉。给宝玉,玉是关键字。
给宝钗、黛玉的[分瓜]瓟斝、杏犀[喬皿]也一样:
斝为器型,瓟为材质,[分瓜]修饰瓟。给宝钗,瓟是关键字。
[喬皿]为器型,犀为材质,杏修饰犀。给黛玉,犀是关键字。
瓟:“音袍。瓠也。瓟瓠可爲飮器。”
瓟,就是瓠,葫芦。
瓟犀,就是瓠犀,葫芦子。
用“齿如瓠犀”的典故,恐怕“瓠犀”太明显了,只要“瓠犀”两字都出现,中国读书人,都能看出“齿如瓠犀”,那么“葫芦子”就藏不住了,所以换了个“瓟”字。但对明眼人还是一样,瓟就是瓠。
妙玉给宝钗的是“瓟”,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个胡虏!
妙玉给黛玉的是“犀”,就是子,揭示了妙玉身份,是黛玉崇祯之子。
用瓠犀两个字,便揭露了三个人的身份、关系和立场,既骂宝钗是胡虏,又表明了黛玉和妙玉的父子关系。恐怕只有红楼作者有如此绝世才华,在这个星球上,大概也只有汉字才能如此隽妙!我为同生于斯人之国而倍感自豪,也为能读到斯文之书而深感三生有幸!
其实,斗和斝是酒器,作者却特意拿来品茶,是用异常提醒读者。作者集中用了多个生僻字故布疑阵,其实只有两个关键字:瓟、犀。
再看给宝玉的茶具,也含秘密:
绿玉斗是妙玉自己常日吃茶所用,给宝玉斟茶,同黛玉坐妙玉的蒲团一样,表示自己人亲近之意。还用妙玉、宝玉二人的“玉”字,强调绿玉斗中间的“玉”字,让读者注意到[分瓜]瓟斝、杏犀[喬皿]中间的字:“瓟”、“犀”。
宝玉又强调:“他两个就用那样古顽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竟直接把宝玉我和绿玉斗划等号,再次强调绿玉斗之“玉”,并对比他两个用的古顽奇珍:提醒“瓟”、“犀”。
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玉这话,从正面读明显说不过去,一个沦落之人,方外之人,他日常用来喝茶的杯子,居然是一个钟鸣鼎食的公侯之家都“未必找的出”的古顽奇珍!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也难怪很多读者会认为妙玉在说狂话,用假货了。这同样是书中常用的异常提醒法,还是强调绿玉斗:绿玉是竹,朱,妙玉日常用之饮茶,茶是明,表示“朱”是妙玉特征,而且“竹”随黛玉。
怡红院的红香绿玉,红香指湘云,绿玉是朱,妙玉吃茶用绿玉斗,绿玉可指妙玉!怡红,即遗红,遗朱,原来遗朱院的红香、绿玉,可指“竹,朱”黛玉所遗的两个嫡子:太子和定王。红香绿玉不是海棠、芭蕉吗?怎么成了妙玉茶杯?红楼梦多读几遍,对书中的一石多鸟、多音多义应有更深体会,很多往往不是表面的一个意思,作者写反面故事的高妙,往往令人拍案叫绝。此处也是,作者专门拿出来为宝玉斟茶给读者看的绿玉斗,绝不是“俗器”!宝玉也马上解释了俗不俗跟“金玉珠宝”无关,作者强调是妙玉“常日吃茶”之物,是妙玉的一个特征物。“怡红”院因“红香绿玉”得名,与“遗朱”为太子、定王的结果非常吻合,正反两面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
妙玉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一百二十节,明显夸张,是引起读者注意。竹根,是朱根,指妙玉是朱姓。蟠是屈、伏,表示潜藏状态,虬是“龍子有角者”,妙玉是龙子,跟我们前面解读的“犀”是黛玉崇祯之子相符,能互相验证。
注意:整个过程中,妙玉没有跟宝钗说一句话,只是指出宝钗是“胡虏”。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历经几千载,仍深深打动我们的心。这就是诗的魅力,所以程序猿也要读诗,尤其是美女诗,能滋养我们干枯的心灵。顺手贴出码猴们的几个打油诗词,看看码猴的苦逼人生,开心一下:(这帮孙子,老说:有什么不开心?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码猴泪》:
年少太轻狂,误入IT行。因bug断肠,为需求抓狂。码猴压力大,夜夜编程忙。白发三千丈,无语泪两行。
《江城子·程序猿》:
十年生死两茫茫,写程序,到天亮。千行代码,无处话凄凉。夜深灯火阑珊处,程序猿,加班狂。
《雨霖铃·改代码》:
寒蝉凄切,对电脑晚,骤雨初歇。程序逻辑无绪,留连处,老板催发。支手相看代码,竟无语凝噎。念区区千行程序,头脑沉沉bug多。多情总为代码别,更那堪,冷落情人节。今宵梦醒何处?电脑旁,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点击看下一文:妙玉中秋夜联诗,透露身份,《一捧雪》与《红楼梦》故事一样
点击看上一文:妙玉为什么位于十二钗正册?刘姥姥的成窑杯揭露李自成
未完,连载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