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解开妙玉的茶具之谜
TUhjnbcbe - 2025/2/28 19:02:00

作者:龍乡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描述了妙玉拿出五件堪称奇珍的茶具,来招待众人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隐藏着的是两个历史的事实,其一隐藏于五件茶具之中,其二隐藏着妙玉的真实身世。为了使解读在条理间不至于太过混乱,本文仅对茶具所隐藏的历史事件进行表述。

正如书中其它回目中集中地出现的那些诗词和谜语一样,在解读中,要把这五件茶具当成有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才有可能去避免偏离小说的主旨与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便不可对茶具自身所包涵的文化进行过度的解读。如第一件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没有必要去探讨其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描述品茶的这段文字中,深藏着层层玄机,而且每只茶具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与互补,所以,此处只要记着它是明朝成化年间在江西北部的景德镇烧制而成的就可以了。同时也暂且记住贾母与妙玉对话中的“六安茶”,产地在安徽的六安;“老君眉”产于福建的武夷山,其余下文自有解读。

第二件茶具是宝钗用的瓠(分瓜bān)瓟(páo)斝(jiǎ),它是用在模具中生长出来的葫芦制成的酒具,在这里用酒具代替茶具来吃茶,隐含的“鹊巢鸠占”之意,是读者最最不可忽略和忽视的。在杯子的后面有两行小字,第一行写的是“晋王恺珍玩”,对于王恺,不要计较他与石崇斗富等故事,需要记住的是,王恺是山东郯城人,其山都县公的封地位于现在的河南南阳邓州。

另一行小字是“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元丰五年的苏轼因乌台诗案,正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他带领家人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种田来帮补生计,因而自号“东坡”。于这般潦倒之际,是绝无可能到宫廷藏图书秘籍的秘府去观赏什么酒具的。那么作者撰出此一行小字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在元丰五年的三月,在黄州发生了一件很小却被载入历史的故事:当时在湖南长沙任职的米芾,北上近千里到黄州来访苏轼。因此,所谓秘府”实为米芾,四月原指三月,如此这般,自是因为“真事隐”的缘故。那么这行小字就应该是“宋元丰五年三月眉山苏轼见于米芾”。问题是苏轼从远道来访的米芾那里见到的是什么呢?当然不会是瓠瓟斝,依原文中“秘府”二字看来,应该是书画一类。原来,米芾正是在那一年得到了一幅王献之的《中秋贴》,因而欲让苏轼作鉴赏,应该是米芾到黄州的原因之一。而到了宋徽宗时期,《中秋贴》的确被内府所收藏。明朝时有收藏者将其称为《十二月贴》。

王献之,生于东晋会稽(绍兴),祖籍在山东琅玡临沂。另外,作者在此处用谐音法暗写米芾,还有一个用意是,为了引导读者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开妙玉的茶具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