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方引领带动,做好三篇文章
TUhjnbcbe - 2025/3/4 17:46:00

作者:闫占廷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宁陵县在种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大做文章,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

6月3日,笔者来到宁陵县孔集乡王福来村采访,在温室大棚里,瓜藤上挂着金黄、碧绿等色彩鲜艳的富硒甜瓜,里面有几位妇女忙着打岔、采摘。“一天能挣五六十块,中午还管饭,好得很。”贫困户张业荣一边忙活一边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流转多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搞起了富硒甜瓜生态采摘园。他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采取租赁流转、土地入股、进社打工等多种方式,安置37位贫困户就业,稳步实现增收脱贫。

除了孔集乡的富硒甜瓜特色种植外,宁陵县还逻岗镇的花生、石桥的酥梨、柳河镇的白蜡杆、乔楼乡的鲜桃和阳驿的葡萄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助推1.4万户贫困群众增收。

在宁陵,只要提到养殖产业,人们随口就会说:“北有民发养殖,南有豫东牧业,遍及全县的,是河南牧原。”逻岗镇龙腾民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搞养殖,主动承担风险,让养殖户享受统一供苗和统一防疫,实行订单式销售,预计可带动户以上贫困户实现脱贫。华堡镇胡庄村豫东牧业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探索出“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保险+贫困户”能繁母羊集中托管产业扶贫模式,吸纳非贫困村户贫困户入社分红,连续分红5年,每户每年分红0元。另外,他还无偿捐助贫困户能繁母羊只,价值.4万元。

依托河南牧原集团成立了宁陵惠宁农牧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户,采取“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每户每年收益元;在宁陵县投资建设22个养殖基地,可以直接解决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土地流转4余亩,每亩每年交纳租金元。

宁陵县还特别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它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赵村乡三商葫芦工艺社在工艺葫芦上烙画、雕刻精美图案,提升了一个葫芦的含金量,小葫芦竟成了大产业。

乔楼乡吴庄村金银花茶叶生产基地将金银花加工成茶叶,销售价格提升1倍多。石桥镇刘花桥村利用传统工艺熬制梨膏,每斤酥梨可以增值6角多钱。

最值得一提的是,宁陵中亚工艺公司研发生产的白蜡杆藤编家具,是集实用和装饰为一体的工艺制品,价格不菲,俏销国外。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方引领带动,做好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