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过拍卖会上无数的名家紫砂壶,有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陈曼生、何心舟等等,但你真的了解他们和他们的制壶风格吗?
风格就像是性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千人千面旁人再难完全模仿。
每一把紫砂壶的制作都融入作者的理念,而不同的时代孕育出的是人与人完全不同的理念。
这里罗列对比了三位紫砂艺人,看看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锻造的是怎样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时大彬年代:
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
背景:
“壶古已有之,然唐宋时重茶碗,明后壶风行。”这句话的意思是紫砂壶一直都存在,但是唐宋时茶器的重心在茶碗、茶杯,直到明朝泡茶法兴起,才得以成为主角。
▲大彬提梁(邓盘明)
明万历之前,好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型日渐缩小。这个时代的紫砂壶面临着尴尬的变新之局。
风格:
“粗而不媚,朴而大雅”,时大彬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朝代茶器的更迭。
制壶由大转小,光货为主,风格朴实无华,大气稳重,工艺细密,文巧相竞。
▲大彬如意(应书良)
成就:
1、首创泥片镶接成壶的体系,沿用至今,奠定了紫砂壶制作工艺;
2、开创铺砂调砂工艺,使紫砂壶“砂粗质古肌理云”,脱胎换骨更具光彩,远胜其他茶具;
3、在圆器基础上,开创筋纹器型,更具美感的紫砂壶足以吸引更多文人的目光。
作品:
▲大彬款六角紫砂壶
▲三足大彬如意壶
▲大彬圆壶
▲时大彬菊瓣壶
▲时大彬瓜棱壶
陈鸣远年代:
生卒不详,大约出生在明末清初,主要集中康熙年间
背景:
中国古代共有四个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陈鸣远就生活在古代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盛世。清朝发展的最高峰,国土辽阔、国力强盛、百业兴旺。
▲鸣远四方(复刻)
风格:
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盛世之下需要的是兼具观赏实用风雅于一体的器物,这也是陈鸣远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
“花器之祖”这四个字足以概括陈鸣远的风格,构思巧妙,新颖独到,雕镂兼长,擅长以万物入壶进行创作,无人能出其右。
成就:
1、开创花器,使其成为并肩筋纹器,成为紫砂壶的重要形制。
2、创制紫砂的摆件,扩大了紫砂陶造型艺术。
3、开创了壶体镌刻作为装饰,将书画引入紫砂壶制作工艺之中,使得原本朴实无华的紫砂壶更为美观,还兼具了艺术和文化价值。
作品:
▲陈鸣远东陵瓜壶
▲陈鸣远古青铜纹饰紫砂器
▲陈鸣远蚕桑壶
▲陈鸣远荷叶形莲瓣洗
▲陈鸣远田螺水丞
顾景舟年代:
-
背景:
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改革开放,这是近代中国最风雨飘摇的年代。
▲景舟石瓢(复刻)
风格:
战乱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这是顾景舟风格的形成比较晚的原因,少年仿、中年创、晚年变,最终在几何器型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将现代美学融入紫砂形制中,更加追求紫砂泥料品质,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
▲景舟款此乐提梁(复刻)
成就:
1、现代紫砂壶艺集大成者和传承者。顾景舟耗费一生将数百年的紫砂发展进行整合梳理,开堂设课将所学所知紫砂壶技艺倾囊相授。
作品:
▲顾景舟松鼠葡萄
▲顾景舟此乐提梁
▲顾景舟双圈壶
▲顾景舟藏六茶组
▲顾景舟僧帽壶
古来今往多能人,大浪淘沙留几名?
“学我者死,似我者生”,这样的制壶风格,才可以真正的跨越时间和空间。
??相关阅读挑选紫砂壶,买价格,还是价值?
紫砂壶里有多少种纹路吗?
走进CCTV,感受宜兴紫砂壶的魅力……
***
你还有什么想聊的吗,欢迎扫码。
莲子壶德钟壶风卷葵洋桶壶汉扁壶心舟石瓢茄段壶提梁提璧龙头八卦一捆竹半月壶梅桩壶斑竹紫砂掇球壶提壁壶供春视频德钟壶雪华壶掇只壶鱼罩壶秦权壶线圆壶美人肩合欢壶鸣远四方鱼化龙石瓢壶井栏壶西施壶钟德壶曼生十八式笑樱壶唐羽壶汉棠石瓢匏尊壶周盘壶潘壶葫芦壶柱础壶葵仿古壶蛋包壶虚扁壶上桥新壶点个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