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一月悄然而至,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陪伴您。宝珍微拍第期的十六件拍品精美绝伦,造型独特,极具赏玩收藏价值,今晚七点半,老时间、老地方,我们不见不散!
Lot01
品名:许钦松书法《福》
尺寸:34x34厘米
说明:
这幅作品是许钦松书法《福》,书法内容为“福”,落款“钦松”,印文为“许钦松”。书法原作,内容吉祥,推荐收藏!
许钦松,汉族,年5月生,广东澄海人。中国当代山水画领*人物,岭南画派领袖,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文联主席,全国*协委员,故宫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作品《南粤春晓》挂在人民大会堂万人主会场外厅代言国家艺术形象。
Lot02
品名:谭天油画《一线秋色》
尺寸:48×28厘米
说明:
这幅作品是谭天油画风景,右下角签名,油画原作,推荐收藏!
谭天,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现任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兼任《美术学报》副主编、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大学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擅长美术理论、绘画。撰写出版艺术评论文章余篇万余字。率先提出“油画山水”的理念并付诸创作实践。油画作品参加全国和省内多项大展,多次在巴黎、澳门、广州、中山、珠海、东莞等地举办油画作品个展。
Lot03
品名:清代紫檀木卷云纹提梁盒
尺寸:长20.5cm.高20.6cm
说明:
这件清代紫檀木卷云纹提梁盒,以紫檀木制作,木质坚硬细腻,极富油感,并有细密、漂亮、生动的牛毛纹,色泽深沉、稳重。盒呈四方形,独板料,榫卯结构,用长方框造底座,两侧树立柱,有站牙抵夹,上安曲把梁,由三层盒加一层盒盖组成,盒身素面无纹,做工细致,线条流畅。此盒器型古朴,设计考虑周到,品相佳美,形制规整,收藏实用精品!
Lot04
品名:清代老坑端砚
尺寸:长23.5厘米、宽16.6厘米、厚5.3厘米
重量:.8克
说明:
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石致密坚实、幼嫩、细腻,温润如玉。犹如小儿肌肤,摩之寂寂无声响,贮水不凅,呵气研墨、不损耗,发墨快。
这件清代老坑端砚,精取上乘老坑端石,质地细腻,手感润滑,金线纹、火燎纹、胭脂红纹漂亮,砚呈椭形,砚面浮雕山水风景,松石亭阁、小桥流水等雕刻精细,内容丰富,底部刻诗文“看松当雨后,饮酒趁花时”,并落款“刘绎”(刘绎,-,字瞻岩,道光状元,江西永丰人,授翰林院修撰,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提督山东学*。性至孝,主讲鹭洲书院。朝命加三品衔,督办江西团练,不辞劳瘁,多所保全)。整器包浆醇润老熟,品相完好,收藏、文房案台陈设佳品!
Lot05
品名:清代紫檀貔貅摆件一对
尺寸:长14.5cm,高10.5cm,厚4.5cm
说明:
貔貅是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来历说法不一。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这对清代紫檀貔貅摆件,取材紫檀木圆雕一对貔貅,形象生动,雕工精湛入神,四足顶立,昂首威严,动态栩栩如生。整器包浆醇厚,品相完好,置于案头作为小摆件,实为有趣,也有辟邪,招财纳瑞,庇佑平安健康,长寿福禄,福从天降,祥瑞傍身等吉祥寓意。
Lot06
品名:清代和田白玉「文殊菩萨」子冈牌
尺寸:长6.9cm宽4.3cm
重量:52.8克
说明:
这件清代和田白玉「文殊菩萨」子冈牌,和田白玉籽料,玉质净白细腻,白度一级,油脂高,通体无瑕,体呈扁平长方形,四倭角,两面牌首均饰以祥云纹,双面雕工,正面浅浮雕“文殊菩萨”像,姿态优美,面目慈祥,五官清楚,含背光,坐骑为踏云青狮,雕刻细致且传神,线条流畅,背面刻字体工整有序,刀法娴熟,落“子冈”款。整个玉牌构图疏落有致,线条流畅自然,取材玉质上佳,雕琢精细,边框线内均打洼严整,润泽细腻,包浆温润,品相完好,佩戴效果极佳。
Lot07
品名:清代和田玉兽面双耳鼻烟壶
尺寸:高5cm宽5.2cm
重量:58.3g
说明:
这件清代和田玉兽面双耳鼻烟壶,取材和田白玉料上乘,玉质温润紧密,油性高,料子干净无杂,圆雕兽首衔环耳鼻烟壶,造型扁圆,直口短颈,内膛挖空,素心素面,肩上对称雕琢兽首衔环耳,纹饰源于青铜器上的兽首型铺首。雕琢工整精细,神韵十足。腰腹之下略敛,下承椭圆形浅圈足。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清丽可人,壶形雅致,雕刻手法极为精准,线条简洁流畅,琢磨细致,做工讲究,包浆温润,手感极佳,品相完好,为清代玉质鼻烟壶中的难得之妙品!
Lot08
品名:清代永存珍玩款铜香炉
尺寸:高13cm耳距10.3cm
重量:克
说明: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永存珍玩”是一种流行的名款铜炉,大都被用作官宦世家的文房用具和府内祭器,当前能流传下来的不是很多。这件清代永存珍玩款铜香炉,取铜精良,器形雅致,平口,圆形,颈内收,直腹,鏨刻双耳对称、底部呈三足,通体素面无纹饰,底落“永存珍玩”四字篆书款,落拓稳健,内转藏锋,殊为难得。炉形气势雄浑,搭配紫檀作炉盖与底座,镂空技艺高超,白玉雕如意盖钮,做工一流,款识清楚,包浆沈稳,品相完好,线条简洁流畅,深具古朴之美,收藏陈案雅器。
Lot09
品名:清代和田碧玉平安如意
尺寸:长32cm宽8.4cm厚1.5cm
重量:克
说明:
如意原形为灵芝,古人视之为神物,寓意事事顺心,深受文人喜爱,至清代更被视为吉祥瑞物,成为皇家御用之品。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这件清代和田碧玉平安如意,取用和田碧玉,玉质温婉细润,滋蕴内敛,圆雕灵芝如意一柄,如意头作“心”形,宽大厚实,柄身中部微微隆起,通体光素,尽显玉质本色。整件如意色泽沉稳,雕工简洁流畅,线条委婉柔美,包浆温润,品相完好,寓意吉瑞,最宜馈赠或收藏的珍品,堪为收藏陈设精品!
Lot10
品名:清代银鎏金花丝孔雀开屏摆件
尺寸:高20cm宽36cm
重量:克
说明:
这件重器为本场拍卖的封面拍品。累丝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
这件清代银鎏金花丝孔雀开屏摆件,满工累丝工艺,采用纯银质地,通体鎏金,显得异常金碧辉煌颇有皇家气派,镶嵌各种大小宝石水晶翠玉近百颗,做工繁琐精细,绝对是一件出其类拔其萃的精品,整器如扇形,绽开为孔雀开屏状,异彩纷呈,保存完好不啻为一件皇家气派的收藏重器。
Lot11
品名:清代和田玉籽料龙钮香炉
尺寸:高7.5cm耳距9.9cm
重量:.8克
说明:
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的原始的状态,是原石经过山川河流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而形成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极品。一般在和田地区的河流和古河床中存在。
这件清代和田玉籽料龙钮香炉,颇为奢侈地采用大料制作,和田玉籽料密度极高的特性一览无余,整料承器,浮雕一条卧龙为盖钮、两名向上攀爬的顽童为双耳,生动有趣、底为兽面三足敦厚沉稳,整器制作工艺极为考究,玉质细腻油润,收藏陈列精品。
Lot12
品名:晚清铁画轩制泥绘纹宫灯壶
尺寸:长16cm,宽10.2cm,高12.3cm
说明:
宫灯造型始于清代雍正年间,其原型为灯笼,名为屯头灯。屯头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现在的“宫灯”,宫灯壶就是根据此种灯笼设计而成,宫灯壶造型优美,气韵高雅,颇受茶人盛赞。
这件晚清铁画轩制泥绘纹宫灯壶,精选泥料,壶身两侧刻盆景图案,底款“铁画轩制”。铁画轩陶器公司的创办人名叫戴国宝,他本人原是一名刻瓷高手,以铁针在瓷器上镌刻书画而闻名,因此将其店号取名为“铁画轩”,后来他改刻瓷为刻陶,并从宜兴购进紫砂坯,所制紫砂壶刻上“铁画轩制”的阳文篆书印款,另外还有戴氏方印,署为“玉道人”、“玉屏”等。为铁画轩提供紫砂壶素坯的艺人主要有蒋燕亭、程寿珍、范大生、陈光明、吴耀庭、李宝珍、汪宝根、王寅春、吴石根等。
Lot13
品名:民国紫檀木四方狻猊香炉
尺寸:长9.5cm,高10cm,宽8cm
说明:
紫檀质地坚硬,密度大棕眼小,纹理细密漂亮,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盘玩后色泽从红棕到紫黑色,变幻多样,历来为皇室贵族家具专用木材,价格昂贵,居各木之首,被称为“帝王之木”。
此香炉以紫檀木制作,一木整挖,炉身成方形,炉盖四面镂空雕葫芦形孔,圆雕荷花为顶,炉身四面浮雕衔环狻猊兽首,形象威严大气,器型线条流畅,经过百年时光,包浆醇厚色呈紫黑色,显得古香古色,用于文房案头雅器或茶桌品茗闻香,观赏性十足。
Lot14
品名:清代和田玉猪把件
尺寸:高12厘米宽2.2厘米厚2.4厘米
重量:克
说明:
玉猪以白玉为材,玉质水润细腻,带金*皮,光气纯熟,玉猪圆雕而成,呈桶状,这种古老的造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凸鼻、椭圆形耳、,褶皱生动写实,刻画细腻,造型抽象但栩栩如生,憨态可掬。中国汉字“家”宝盖头下一只猪,可见自古代起就是无猪不成家。猪,古称豕、豚,是六畜之首,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猪,源自野猪,生性凶猛,令人生威,有着超强的繁衍生育能力,是史前人类捕食的首选对象之一,也是好生令先民崇拜羡慕的动物,圆雕福猪,寓意极好,十分适合收藏把玩。
Lot15
品名:民国金鼎商标鎏金紫砂壶
尺寸:高7.29cm宽10.34cm耳距13.28cm
重量:克
说明:
此件茶壶选料上乘,沙料细腻,壶型圆润饱满,壶身鎏金,两侧画珐琅彩,描绘牡丹杜鹃图案,鎏金部分装饰华丽,等级颇高,显然整器为纯手工制作,匠心独具。
底款:金鼎商标,源于“金鼎商标吴德盛紫砂陶器行”。吴德盛并非人名,而是在民国年间,宜兴当地一家有名的贩卖紫砂器的店铺。于年,吴汉文开得店铺。年开始注册的“金鼎商标”,并逐渐发展成为公司,直到年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店铺逐渐停止运营,之后再无“金鼎商标”了。壶式典雅高贵,做工精细,包浆醇熟,全品相,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Lot16
品名:民国红木贴竹簧镇纸一对
尺寸:厚2厘米,长26.5厘米,宽3.9厘米
重量:重.8/.1克
说明:
苏东坡写过一篇《于潜僧绿筠轩》的文章表明了自己的志趣,他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古代文人爱竹之心可见一斑。
竹簧是传统的竹雕工艺之一,也叫翻簧,代表着古人的智慧,至乾隆前期竹簧工艺达到高峰。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
竹簧单独不能成器,所以叫做贴簧,里层必须有薄木质层或附贴于器物的表面。竹簧质地细腻,纹理清晰,其衔接紧密,接榫处毫无榫迹,被誉为“天衣无缝”,深受皇家及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这对民国红木贴竹簧镇纸,以一支娇艳欲滴的花朵刻画了江南的无限春色,诗文款识工整清秀不失力道,一对镇尺合二为一,为一幅完整画面,工艺十分精致,保存完好实属不易,文房收藏佳品。
请仔细阅读宝珍堂拍卖规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