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造middot化展前,与茶部谈谈
TUhjnbcbe - 2021/3/5 17:05:00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如果不是1个月后即将在赫尔辛基开幕的「造·化—中国设计」(ArtifactBeyond–DesigninChinaNow)展览,我们与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也许不太会有交集。正如设计和艺术间的距离,偶尔才出现重叠的契机。

这个团队的奇特与感人,在于用心保管着艺术圈里珍贵的电光石火。

Video?二更(ID:zjhtcmgs)

时长

上上周末,「造·化」展策展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莫娇老师从茶部画廊接走了此次参展的三件艺术家作品:汪泓的《洗心池》,杨志敏的《石楠木罐》以及张佳乐的《则叶》。作为展览六大主题之一“席”中的展品,它们在茶席里分别体现着渣斗,茶罐,茶则的不同功能。

洗心池,这一池大漆的墨色衬得水更清,还是洗心的水染黑了池?

艺术家汪泓熟稔于用葫芦进行创作,去年6月与茶部合作举办的“一半一半”汪泓茶器作品展曾受湖北美术馆邀请参加“武汉第三届美术文献展”。今年4月,汪泓还受邀参加了尤伦斯艺术商店展览“后传统起源”。

汪泓作品

“一半一半”汪泓茶器作品展现场

艺术家张佳乐的作品《则叶》取材一片天然的叶子。“天然”一直是他的创作理念。寻求枯叶作为创作灵感从院子里采摘过来,通过大漆保留其自然形态,制作为茶则。

则叶,习以为常的材料呈现出独特而惊艳的陌生感

《石楠木罐》是艺术家杨志敏的作品,以石楠木制成。最耐看处是罐盖上如山形地貌般的凹凸。石楠木一般都被用来制作烟斗,由于木质非常适合用于茶叶的存放,所以尝试将其做成茶罐。

石楠木罐,灵感来源于石楠木本身的纹理与起伏的表皮

三种天然材质组合在一起,诠释了中国当下的社交和养生习俗,贴合着“席”的概念,让玩茶艺的人眼前一亮。

想象力学实验室

尽管这次通过茶部推介的三件展品恰巧都是与茶有关的实用物件,但如果以为茶部只是跟茶有关的地方,误会就大了。故事必须从想象力学实验室和江南布衣艺术中心说起。这是一群深藏不露的人,除了创始人——被实验室同学们称为“耿老师”的知名艺术家耿建翌,成员中还有不少特立独行的青年艺术家。

艺术家耿建翌,任教于中国美院,江南布衣艺术中心和想象力学实验室创始人

身为中国早期先锋艺术家之一的耿建翌任教于中国美院,年,他与江南布衣集团创始人李琳合作,成立了艺术中心和实验室项目。这个由10多人组成的团队,办成了国内几乎没有其他人在做的一件件超酷的事儿。

想象力学实验室三位代表成员之:王长存,电脑音乐、网络艺术作者,声音艺术家(左);石川,新媒体艺术家(中);张如愚,跨媒体艺术家(右)

想象力学实验室所在的文二西路83号大厦是江南布衣的办公楼,外表也是一副不显山露水的模样。去拜访的这天,三楼总面积多平米的展厅正在装修,准备迎接下一个艺术项目。大展厅的结构,每次都会根据合作艺术家的项目做改动。

除了展览,这里还有每月举行一次的“月食”和“课堂”的活动场地,以及“感官造物”,“八赫兹”,“不日归”三个附属实验室空间。

八赫兹催眠实验室

艺术家:王欣

不日归实验室

艺术家:李明,葛婷

感官造物实验室

艺术家:易连

“月食”已经举办21期,每次两组艺术家担任大厨,但并不一定都是艺术家,也有建筑师、设计师、媒体人、导演等等。

“月食”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所做的需要是没听说过的没有见过的没有吃过的;第二,不能对人造成伤害,不能让人感到不舒服。

至于“课堂”,也已经上了14堂,请的是艺术家来讲解初高中教材。

每上一堂课,都会多一张独一无二的黑板板书作品。

三楼空间的家具当初都是按着实验室独有的腔调跑去家具市场上淘的现货,没有两张椅子是完全相同的。都没有品牌,也不是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地板是早先专门淘来的老木头。整个空间透出的不确定性正如想象力学实验室纷杂的项目方向。与艺术的精神相似,虽然有太多难以名状的细枝末节,但可以摸得着一个清晰的核心:寻找和推动创新事物,依靠想象力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

茶部

茶部从去年夏天开始筹备,半年后,在年1月18日正式开张,茶部微店也同期上线。作为想象力学实验室通向外界的一个有力出口,茶部致力于培育真实想象力生成和消费的通道。它让艺术家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被收藏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造middot化展前,与茶部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