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艺四十余载,紫砂界的ldquo女中
TUhjnbcbe - 2021/3/9 17:32:00
紫砂手艺人整天与泥巴打交道,一坐便是好几个小时,手上还要不停的重复拍打着泥片,这对女匠人来说是一项体力活。但是许华芳老师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让她一坚持就是40年。

许华芳

新晋研高

中央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陶瓷专业协会会员

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酷爱紫砂艺术,毕业后进入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从艺,曾得到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9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作者遵循艺术创造法则,由感性而发,步入自由、自然、自怡、自娱、自乐的创作空间。作者造器,采用纯手工传统手捏法,结合绘画布局章法,删繁就简,柔和天然,收敛有致,写意传神,用平常心境囊括自然物状,用陶艺语言淡化工艺特征。

年的时候开始学艺的许华芳,那个时候还正当青春年少,对紫砂耳濡目染十多年,早已心驰神往,对于一个初入艺道的年轻人,必定会有所忽视或者不足,于是更加发奋的学习制壶技艺,偶然的机会让她有幸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继续紫砂事业。过去做茶壶的人,并没有要求多高的文化水平,多深的艺术素养。而如今紫砂壶作为高品位艺术,要求制壶者要有文化、有修养,有更深的美术造诣,许老师则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学习,年毕业时所做的紫砂作品“奇瓜”、“葫芦”就被该院永久收藏了。

在紫砂厂学艺期间,紫砂厂的厂长邀请了几十位西方陶艺家来厂里学习、合作紫砂新品,当时技艺娴熟的许华芳被推荐给一位西方朋友一起合作。这位西方朋友,看到许华芳老师打泥条,便高兴地拿着泥片拉、扯、摔、打,却毫无形状可言。许老师灵机一动,将这片泥巴做成壶的身筒,又创新做了一个三弯流壶嘴。

这把壶虽造型奇特,但外国朋友特别喜欢,一经出窑,竟然高兴地直接抱住许老师,邀请她去国外。最后这位西方朋友回国后,将此壶贡献给了国家博物馆,此壶因此被《旧金山》刊登报导,受到国内外藏家的喜爱!这一年许老师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许老师常年与泥为伍,游离于技巧之上,以陶艺创意,且保留传统法则,充分体现紫砂茶具的“深沉、博大和纯朴”这三大功能特征,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人生知命之年。随着制壶制的多了,许老师发现紫砂工艺里的学问还大着呢,对收藏、研究紫砂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把茶壶问世,制壶人必须对壶的泥料、造型、工艺、款识、功用、文化等几个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当一件件可心的成品的展现,这是许华芳一生的事业,一条与生命平行的道路。

她用半生诠释了紫砂界的“女中豪杰”。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终有一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将绚烂成花。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部分获奖荣誉

年作品《胸有成竹》荣获第四届中国(南宁)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年《胸有成竹》被安徽省博物院永久收藏。

年《三线竹段壶》在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中获奖。

年作品《一品竹节》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年作品《牛转乾坤》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年《一品竹节》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年《三线竹段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年《牛转乾坤》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

年,《六方》在“河南第四届紫砂艺术节”参赛作品评比中获银奖。

年,《六方》在河南第四届紫砂艺术节参赛作品评比中获银奖。

年,《竹段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镜瓦壶》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雅竹》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金奖。

年,《旭帽》在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金奖。

年,《慕古壶》被安徽博物院永久收藏。

蜀工坊坚持以推广紫砂文化为己任,

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砂器,还有有趣的故事。

扫描下面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艺四十余载,紫砂界的ldquo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