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重拾年味之大年夜
TUhjnbcbe - 2021/3/11 13:46:00
刘文斌 https://m-mip.39.net/nk/mipso_8505680.html
壹Vol.01旧时光里的年味/“写春贴,完毕后埋砚于庭院,称为‘种砚田’,可令儿向学。”

,因为疫情,就地过年的你,回家团年的你,是否更加渴望团圆,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过回儿时的年。过去的旧时光,如梦幻般温暖喜悦。

恰值大年三十,让我们一起重拾年味,共读《节序同风录》,一窥旧时光里的雅致生活。

这是一部专门描述古时节序风情的作品,详述了一年十二个月的风俗事宜,作者孔尚任,清代人,以诗文传奇名,所著《桃花扇》为清代昆曲扛鼎之作。

大年三十,俗曰“岁除”,又称大年夜。这一天,古人过得丰盛、热闹又雅致,静心品读这本古书,如同冬夜里煮一壶老茶,与三二知己,浅酌细品。让我们在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中,感受古人过年的欢欣。

雅致年味一

悬贴各色纸画,吉利故事、花草、美人、娃娃、西洋景物,称为“岁轴”。又画各色花果吉祥器物,称为“岁兆图”。

(清)乾隆永宁《岁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宁绘《岁轴图》,分上下两联,结构对称,各绘祥瑞瓶花及各式吉祥纹样,如册页、如意、双鹌、佛手、石榴、菖蒲、太极图瓶等。“岁轴图成兆吉祥”,明清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佛手象征着“福禄”。

而挂轴上联的右下角,绘有一只玉磬,磬上下有两孔,穿*绳,上孔*绳打结,为悬挂用,下孔穿一如意结带穗,饰青金石。“磬”这一象征图像,因与“庆”谐音,成为了盛清时期书画及器物上常见的吉祥纹样。

雅致年味二

一家老幼围着坐饮欢聚,称为“围炉”。这炉形制如圆案,中空,点着炉火可以炖酒,果肴绕外,共十二碟,象征十二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雅致年味三染红纸,用云母镶起来,称为“长明灯”,悬挂于中堂。雅致年味四将柏枝签插在柿饼上,用大橘承之,称为“百事大吉”,或系柏柿于戟上,将杂组用彩幢丝盖住,下垂枣、栗、柿、碳、葫芦等,用筷子挂于屋檐上,称为“悬利市”,各有含义。二Vol.02年味新谈/“燃福寿大蜡烛,称为‘通宵烛’。”

最惬意莫若——在近郊置一别墅,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宽敞的空间,一扫都市寸土寸金的局促感。收拾一间做茶室,摆上自己喜欢的茶具、器物、字画、瓜果。年夜饭过后,邀请家人亲友共聚一堂,围炉夜话,就着温热的茶汤、哔啵作响的炉火,一起守个温暖亲切而又雅致的年岁。

愿此雅致旧时光,给心灵一点历史的问候,一丝诗意的触摸,一些自然的慰藉。

愿此雅致年味,不仅疗愈身心,亦疗愈今时今日之人情。

愿您新年快乐

吉祥美满暖花开

万柿顺意好运来

——附——

《古人的雅致生活》围绕古人论茶事、瓶花、饮食、园林、赏石等,旨在重现古人的生活,重塑今人的生活格调。作为《古人的雅致生活》系列丛书之一,《节序同风录》记载了古人的雅致生活,讨论一名合格的古代人如何正确的过节。以北地为主,也兼有涉及吴楚南中之俗,是中国人研究古人节序风俗的重要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七《史部时令类存目》记载:“《节序同风录》无卷数,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是书仿《荆楚岁时记》为之,以十二月为纲,而以佳辰令节分列为目,各载其风俗事宜于下,颇为详备。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异,尚任不分其时其地,比而同之,而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肴杂,不足以为典据也。”

(清)孔尚任《节序同风录》

蕉下小札为你读取日常生活的诗与远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拾年味之大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