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昆明,刚考入西南联大的中文系学生汪曾祺迷上了茶馆。
他长时间地坐在茶馆里“杀时间”;一壶普洱老茶伴一本书,本属“阳春白雪”的自修生活浸染至地气浓郁的烟火之地。
田*石《煮茶会友》薄意扁章
那是战火纷飞的年月,穷学生们一路流离,找寻一张宁静的课桌都属奢侈。
一碗茶烟,半日清闲,在与茶相伴的时间里,汪曾祺找到了残酷生活里的慰藉。
江秀影作?田*石茶圣摆件
世间豪奢之最,不过一杯茶的款待。
民国文人周作人云:“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人生需要准备的,是喝茶的心境。
刘明亮·汶洋石寒夜客来茶当酒薄意章
以一刻闲适的心情,在一片全然悠闲的情绪中,与友人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窗外春阳惬意,屋内茶烟方袅,宾主际会,怀咏古今,以文论道,以器相交,在清茗之中见茶器出尘,在玩物之时得心性归省。
点击文中图片
即刻进入春日茶事
日本名家苏山作双耳青瓷花器
诹访苏山,是制作青瓷的日本名匠,被称为青瓷苏山或苏山青瓷风靡一世。大正6年()被任命为帝室技艺员,与日本的人间国宝等同级别。区别在于人间国宝是自己营业,而帝室技艺员是为皇室制作。此花器长颈,圆腹,双鱼耳,造型简约,气度开阔,体现了「收敛形迹,淡泊自甘」的士人文化的特征。整体满施肥厚的粉青釉,釉如凝脂。器型绝佳,实属上上乘之作。
日本九谷烧帮泉手绘描金花鸟压手茶杯一组
“九谷烧”是彩绘瓷器(“烧”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发祥地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已有年历史。明朝末年,中国彩绘瓷器传入日本,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并得到迅速发展,因而日本彩绘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此组茶杯为大正时期九谷烧手绘描金花卉茶杯,绘制细腻,品相完整。
日本名家正寿堂高桥敬典造班紫铜盖山水银粒镶嵌银口铁壶
“正寿堂”是日本现代铁壶的名堂口,釜师高桥敬典,有“人间国宝”的称谓。“高桥敬典(年~年)鋳金工芸作家(山形人)年被日本誉为重要无形文化(人间国宝)之称。在铸造这个领域只有少数两三人获得这个日本当地至高无上的荣誉头衔。出身于山形的高桥敬典为山形地区的铸物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且已于殁,其后并无人传承高桥家的铸造艺术,可谓绝响的当代名作。正寿堂为日本当代铁壶名堂号,因铁质优秀,水质甘甜,易于保养而被茶友们追捧!另外,就上手的铁壶而言,不同时期作品铁砂质有所不同,早期的砂铁质细腻,做工精到而更为难得。
日本木村节三作荷叶形手工(纯银)南镣茶则
共箱
“节三”款茶则,整体素净,干净利落,以一叶荷叶的造型呈现,饶有趣味,禅意顿欢,更显不俗。
日本锡半造梅兰竹菊松五君子老茶托/杯托
未使用品
锡是紧随白金、*金及银之后的稀有金属,富有光泽、无*,不易氧化,不变色并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湿,保鲜效果。来自日本大阪锡半的锡制茶托,每件器具风格干净利落,设计统一。锡半为日本三大顶级锡器制造商之一,为最初的锡器名门。一九九六年,十代锡半夫妇与大阪锡器商议,工匠归入大阪锡器门下,自此二人隐居,已食为乐,因此锡半的收藏品已不多见;共箱,「锡半造」款。整套由名釜师制作的品茶工具绝对稀有,值得爱茶之士收藏自用。
日本回流青花景德镇造米粒杯5客一日本回流景德镇青花米粒杯
5客一套带茶笼
日本昭和时期继山款手工槌目纹老锡茶杯一组
日本大正时期金银镶嵌葫芦纹式铜花器
「物道」:茶道具专场点击图片一键直达「艺术东南」小程序
线上拍卖
大年三十(2.11)-正月初六(2.17)
每日10:00-22:00
线下展示
东南艺术中心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9号雅道巷)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