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3 17:00:00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绿茶制作技艺共有13种,上一次介绍了国家非遗绿茶其中5种,今天就来介绍剩下的7种。01.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为历史名茶,约始于明末清初。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而盛于清。02.碧螺春洞庭名茶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碧螺春茶已有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清时康熙帝南巡时被此茶清香惊袭,问得茶名后觉得难登大雅之堂,因茶形卷曲似螺,清新雅致,就取名为碧螺春,并且列为贡茶。03.紫笋茶紫笋茶,从唐肃宗年间(公元-)起被定为贡茶。是因为茶圣陆羽品尝了阳羡(宜兴)紫笋茶后向宫廷推荐。后来因为宜兴贡茶数量大,才由长兴顾渚分造。“紫笋”一名,也由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随着紫笋茶贡额的增加,在顾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04.赣南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传统的食俗。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湘有“诸葛亮麾下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擂茶不仅是茶,还是餐点。泡好的擂茶里,还可以加入丰富的配菜,有荤有素。调制好的擂茶,既有茶的绵长清香,又口味丰富,像一碗香喷喷的稠粥。在客家人看来,擂茶不仅好喝,对身体亦大有好处。当地有个俗语:“喝擂茶,吃粑粑,壮身体,乐哈哈。”05.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婺源绿茶”从18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0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产于湖北省恩施市,始创于年前后。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连溪有一位兰姓茶商,其制作的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民国时期,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的官员杨润之,在相毗邻的宣恩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故更名为“玉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恩施玉露就销往恩施境内八个县,远销至武汉、襄樊、光化、老河口、豫西、重庆、上海等地区。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外销日本。07.都匀毛尖都匀毛尖产于贵州省都匀市,创制于明清,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茶有悠久的历史,成名也较早,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毛尖茶中的“鱼钩茶”、“雀舌茶”便是皇室贡品,到乾隆年间,已开始行销海外。年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毛尖茶名列中国第二,仅次于南京雨花茶。“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