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认知中现今会将中药材大体分成几个类型,如补益药材,行气药材等等。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就行气药材中的常用药材,木香。
木香味辛苦,性温,能行肠胃滞气,疏肝开郁,和胃健脾。
有句话讲到,“气行则痛定”,所以木香可以用于一切冷气滞塞导致的疼痛。
因为木香偏于行肠胃系统的滞气,所以常用于肠胃气滞而引致的胃脘痛,胃脘胀闷,脘膈间胀闷多噯,腹胀,腹痛等症。
可配合的中药材有藿香,香附,高良姜,槟榔,砂仁,草蔻,丁香。
如果兼有胁痛的,还可以加炒川楝子,枳壳,青皮等中药材。
这味药材又有芳香化湿的作用,对于肠胃气滞,湿停不化所致的呕吐,腹痛,泻泄等症,也常以木香配合藿香,佩兰,竹茹,半夏,茯苓,灶心土,木瓜,*柏,*连等同用。
古人用木香配伍*连,名为香连丸,是治疗痢疾的常用方。
*连
以木香行肠胃滞气而除里急后重,兼能芳香化湿;
*连燥湿清热,凉血解*而止大便脓血,所以对肠胃湿热积滞所致的痢疾,有良好的效果。
临床上常以香连丸来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各种痢疾,例如湿重者可加茯苓,苡米,苍术,车前子;
热重者可加*芩,*柏,白头翁,马齿苋;食滞者可加焦三仙,槟榔,炒鸡内金;
有表症者可加葛根,荆芥;有虚寒者可加吴茱萸,肉桂,干姜;
而腹痛重或大便脓血多者,可重用白芍,加当归等等。
这里所举的例子,可用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木香还有一些简单的配伍方式:
例如木香配砂仁可治脘腹痞满,砂仁行气偏用于和中消食除痞闷,兼能引气归肾;
木香行气偏用于行肠胃滞气而消腹胀,兼能燥湿治泄,实大肠。
配槟榔可除里急后重,槟榔破气去滞消食,其性降,并兼治脚气;
木香行气消胀和肠胃,其性燥,兼能治痢。
乌药偏用于顺膀肾逆气,配乌药可治“小腹部气逆作痛”。
乌药
而木香也有制法的区别,当入行气药时,宜用生木香;入治泄,实大肠药时,宜用煨木香。
有一个小技巧便是木香用于补益中时,少佐一些木香,可以免除滋腻,呆滞的弊病而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香砂六君汤,归脾汤中都用了一些木香。
但是要注意的是肺虚有热,血分燥热及虚火上冲者均要忌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木香对“副伤寒杆菌”及一些致病性霉菌有抑制作用;并对胆绞痛时的脘腹胀痛,逆气攻痛等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参考。
END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