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牡丹籽和牡丹籽油神奇的药理作用
TUhjnbcbe - 2021/4/29 20:33:00

在都匀,团山茶叶绝对响当当。团山村不仅茶山美、茶叶好,茶农的炒茶技术也是顶瓜瓜。年4月1日,记者曾探访都匀市团山村,参与了茶农采茶、炒茶全过程,记录了当地茶农的生产生活。时隔9年,团山茶农的生活有没有变化?

3月16日下午,中国制茶大师、黔南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欧平勇给记者来了一通电话说,他要到团山去看看春茶生产情况,指导茶农生产,问有没有兴趣一同前往。再访团山村一直是记者的心愿,这正合心意。和记者一起,跟着大师去炒茶。

沿着山路七弯八拐,傍晚6点的时候,进入团山地界,盘踞在山腰的一片片茶园映入眼帘,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脚蜿蜒流过。雨后的茶山显得更加春意盎然。

团山与都匀螺丝壳同属一条山脉,两山夹一沟的地势,让海拔多米左右的团山形成了小气候,常年云雾缭绕,地势向阳,植被丰茂,土质湿润,土壤富含有机物质,是茶树生长的乐园,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让团山茶叶开采时间比螺丝壳要早一二十天。

弯曲的小路上,车辆频繁出入。“进山的车大多是来收购茶叶的茶商,出山的车是茶农送采茶工回家。”欧平勇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每天下山接送采茶工。

9年前的团山,茶农进进出出都是摩托车,9年后的团山,各种品牌的轿车、越野车随处可见。从通行工具的变化看,团山茶农是真正赚了钱。

进入村子,公路两侧,新建的楼房紧密排列,门前挂着某某茶叶公司、某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门牌。原来,很多茶农都从山上搬到了路边,一方面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招揽生意。

“茶农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商品意识、品牌意识都强了。”同行的杨建新是贵阳太升茶叶市场一家茶叶销售公司的经理,此次随行的目的,就是收购茶叶。

夜幕降临采茶人满载而归

一群采茶工从茶山上走下来,一路欢声笑语,挑着、背着、提着的,是他们一天的辛劳。

路边夫妻店

我们被路边两间玻璃平房吸引了,门上挂着都匀市团山波伟茶叶种植有限公司的牌子,玻璃门上印有“都匀毛尖,香满人间”几个大字。室内明亮整洁,女主人正在摊青,男主人在泡茶招待客人。

“快进来喝茶!”男主人热情的打招呼。

此时,幕色渐沉,玻璃房里的烟火气显得格外温馨。

“品一下,昨晚才炒的。”男主人说,这房子去年十月份才建好,一间作为品茶室,一间作为加工房。

随着一缕青烟升起,茶香四溢,呷一口,滋味鲜爽,醇香绵长。

“欧老师,我是你的学生王波伟呢,你不记得我了。你来村里培训过好多次,年我在内贸学校茶叶专业中专班读书的时候,你教过我们。”王波伟说,自己这一身炒茶“武艺”,都是欧平勇传授的。

“学生太多了,记不得了。你现在经营如何,茶园面积多大,销售有问题吗?”见到自己的学生,欧平勇赶紧关心的问。

夫妻二人打理着30亩茶园,每年收入七八万元。“炒茶就我们两口子,每天晚上要炒到凌晨三四点钟。销售都是老顾客上门要,价格中叶种元一斤,小叶种元一斤。”

“可以炒茶了!”这时,王波伟妻子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欧老师,你能不能再指点一下我炒茶。”王波伟有点羞怯的说,难得有机会让老师再教一次。

炒制前的茶青

隔壁的加工房里,炒锅里的热浪扑面而来,摊晾在簸箕里的茶青肥壮鲜绿。

“温度正好,赶紧下茶青!”欧平勇用手探了一下锅温说。

翠绿的茶青被高高抛起,落下,茶青在高温锅里噼叭作响,白色的雾气弥漫开来,带出一股清香。

“杀青动作要轻要快,对,一定要翻匀,杀透。这个时候,锅底温度要达到度,茶青温度要达到80度以上,低于80度,茶叶酶的活性会成倍增长,加速茶多酚的氧化,导致茶叶变红。”欧平勇在一旁指点……

杀青是炒茶重要环节之一此时锅温高达度

40多分钟后,一锅毛尖茶炒好了。这时,几个采茶工邀约着来交售茶青。

“采一斤茶青80元,包吃包住。今天采了1斤8两,2月27号就来了,要采到清明才结束。”韦凤群是墨冲人,每年都来帮王波伟家采茶,回去的时候能领到元左右的采工费。

“每天有20个采茶工,大多是周边乡镇和周边县市的农民,春茶一开采,我们就开着车去接他们,都是年年来帮忙的熟人,手脚快,人本份,大家赚的都是辛苦钱。”王波伟一边称重一边说,中午他们都不愿下山吃饭,嫌耽误时间,都是送馒头上山。“饭菜都做好了,你们赶紧去吃饭休息,明天早点上山。”

几个妇女高高兴兴出门去,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徒弟变师傅

“我已经打电话给伍枝*了,他家住在山顶上,那条路又窄又陡,我白天都不敢开,不要说晚上了,叫他来接我们。”欧平勇说。

伍枝*是欧平勇比较满意的徒弟之一,住在葫芦田组,那里海拔米左右。

不大一会,一辆大众越野开到跟前,一个壮实的汉子从车上下来。

“什么时候换的车?这车得要20多万吧。”

“去年十月份买的,落地25万。”

“生活好了,车也上档次了啊。”

“全靠茶叶嘛,我准备把加工厂建到山下,住得太高了,路不好走,很多客人都不敢开车上去,影响生意。”

“注意开车,不要说话,路险得很!”听着两人热闹的对话,杨建新提醒道,“刘记者,现在外面黑,要是白天,我保证你要闭着眼睛坐车,不敢看周围,这里下去,就是悬崖了。”

杨建新是伍枝*的老顾客,每次来,都心惧这段路。

“不用怕,我开惯了,下雨天开都没事,这个车力量好,爬坡没问题。”伍枝*安慰我说。

前方是一段陡坡,坡度大约45度。心里担心着,万一车爬不上去怎么办,会不会往后滑下山去。爬完坡又是一道山梁,四周一片漆黑一片,远处星星点点的光亮,是散住在山里的农家。

小山村的夜,山风微凉,蛙声四起,更显寂静。

“表面看着清静,其实,每家每户都在炒茶,热闹得很。”欧平勇说。

果然,车子穿过一段狭长的小路,停在半坡一栋两层楼房前。屋里灯火通明,几个妇女正在簸箕里挑拣鱼叶和杂质,两个炒茶师双手在锅里翻飞。

伍枝*家有30多亩茶园,请采茶工采茶元一斤,收茶农的茶青元一斤,价格比山下要贵一些,“贵有贵的道理,一是因为山陡,采茶不易,二是因为茶青质量好。你看,芽形很美,摸起来软软的,大小长短均匀,炒出来就是珍品。”伍枝*抓起一把茶青说。

除了采茶工,还请有炒茶师、零工和烧火工,零工一小时10元,炒茶师和烧火工按一斤80元的工钱计算,算下来,一斤干茶的直接成本就达六七百元了,茶农赚的都是薄利。

伍枝*从年开始就跟着父亲种茶炒茶,年在内贸学校茶业专业中专班学习,又在实践中得到欧平勇多次指点,炒茶技术娴熟,在当地小有名气,前两年注册成立了都匀市汇天下茶叶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楼上房间的两壁墙挂满了各种荣誉奖状,全国手工制茶大赛金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贵州省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第一名……

“我现在也带徒弟,我请的炒茶师韦周祥就是我在河阳培训的学员。”伍枝*说,年开始,他被聘为都匀市茶叶种植、加工技能培训老师,经常到摆忙、王司、河阳等地培训茶农。

“我这一生,欧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伍枝*说,以前自己思想保守、狭隘,有点技术对谁都不会传授,生怕“教会别人,饿死师傅”,即便是内亲,也还要留两手。“但现在不这样想了,我很乐意把技术传给别人,包括传给外乡的村民。”

“和欧老师萍水相逢,他毫不保留的把技术教给我们,还为我们找销路。相处时间长了,受他感染,我也想做和他一样的人。”伍枝*说,现在他手把手带有10多个徒弟,他相信,有一天,这10多个徒弟一定也会像自己一样变成师傅,把都匀毛尖炒茶技艺倍数的传递出去,让更多的茶农因茶致富。

山村夜无眠

黑夜里,门前的隔妹河静静流淌,河岸两侧的农家却灯火通明。

49岁的龙福忠就住在隔妹河畔,除了种茶炒茶卖茶,他还利用自家的有利地势,经营起了农家乐。夏天,很多城里人驱车到团山玩,体验采茶,嬉水纳凉,吃农家饭。

河对岸,新建的两层楼房,是他注册成立的绿万春茶叶销售有限公司,茶叶加工房是9口炒锅的规模,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今天欧老师露一手?好久没有见你炒茶了。”龙福忠一边说,一边递过加工服。

欧平勇与龙福忠一起切磋技艺

“那就炒一锅,今年还没有炒过呢。”欧平勇说着,换上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摆开了架式。

“看欧老师炒茶,就是一种享受。”一旁的杨建新说。

一斤半茶青倒入锅中,双手不停翻飞,动作轻快有力,抛撒自如。几分钟后,茶叶转软,满屋飘香。“都匀毛尖炒制工艺,讲究的是翻、抛、抖、撒、甩、拢、揉,杀青的时候温度低了会有青臭味,易出现红梗红叶,高温能让青草气尽快散发,促进芳香物质的生成。揉是为了让茶汁外溢,附着在茶叶表面,滋味才浓,力度要轻重交替。揉好后出锅,强制冷却,这样能保持清汤绿叶,滋味更爽。在揉捻和烘焙中,芳香物质不断积累,这是都匀毛尖香气形成的主要因素。”欧平勇边炒边讲解,高温下做体力活,早就满头大汗了。

40多分钟后,清香扑鼻的都匀毛尖出锅了。

色泽绿润,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紧细。迫不及待地烧水,温杯,泡茶,轻轻品上一口,滋味鲜爽,回味甘甜,令人心旷神怡。

揉好后出锅强制冷却,可保持清汤绿叶

“这才是都匀毛尖珍品,嫩香、清香、栗香,三香齐具,入口圆润醇厚滑爽,喉韵足,鲜爽度高,香高持久。汤色嫩绿微*,叶底均匀齐整,肥厚饱满。”杨建新边品边评。

杨建新经营都匀毛尖20多年,对都匀毛尖情有独钟,“我把事业当爱好,只做高端精品,有固定的客户圈子。”

每年清明前,杨建新都要到都匀住上一个星期,跟着欧平勇跑遍各大茶山,直至满载而归。“跟着他能轻松买到珍品级毛尖。”

从龙福忠家出来,已是凌晨时分,山间传来的几声狗叫声,让小山村更显寂静,远外星光点点的地方,今夜无人入眠。

此时,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绵绵春雨贵如油,这冷凉天气生产出的茶叶,品质更佳。

来源:云黔南网记者:刘雪红冯小东

编辑:杨胜双

审核:张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牡丹籽和牡丹籽油神奇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