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谁在国贸开茶馆,慢煮光阴一盏茶
TUhjnbcbe - 2021/5/8 18:28:00
白癜风皮肤病新技术 http://m.39.net/pf/a_4892425.html
专访李真

“茗贤汇”茶空间女主人

niwo-第位受访人物

文/Vivian(niwo特邀作者)

前言

PREFACE

说起帝都的国贸、魔都的陆家嘴,你的脑海里会浮现的是什么?是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还是华灯初上的璀璨霓虹?当然,还有行色匆匆的城市精英,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下属、上司、甲方、乙方、男朋友、女朋友……大家努力成就自己的社会角色,却往往容易丢失另一个最本真的角色——我。

在我们今天的女主角李真心中,她期待着能有一处安静温暖的所在,让人们可以对其他角色按下暂停键,只需要放松平和地与自我相处。于是,茗贤汇才会出现在举步皆繁华的CBD中,它隐含着女主人李真对平衡生活与社会角色的一些期许:“唯有灵*安稳,脚步才会轻盈。”

“茶”言观色

“我是李真,真诚的真。”

李真一般会这样介绍自己。当年,因为奶奶觉得“真善美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于是,她便有了这样朴素简单的名字。

李真爱茶,是那种四处寻访好茶体会茶中真味的爱。她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多次前往武夷山、云南等各大茶山寻茶;她向中国台湾、福建等地的著名茶人请教学习,了解茶中奥妙;她间歇性地坚持素食,好让嗅觉和味觉变得更加灵敏。“好的茶一口下去,能让人感受到山林的清新就在唇齿之间,回味悠长。”她说,相对于体感,她更在意喝茶时的体悟,“整个人身心都慢了下来,一切都刚刚好。”

“我一直特别喜欢红茶,暖胃又暖身。”李真一边说着,一边端起杯子,红艳明亮的茶汤在她手中显得格外温润。

为了找到心中的一杯好茶,李真曾与先生跋山涉水,遍访茗茶,数次无功而返。直到有天一位云南的朋友告诉他们发现了一座业已荒废的茶山,两人到了荒废的茶园,感觉如获至宝。“当时我们兴奋得订了机票第二天就直接飞去云南了。那座茶山在海拔米的地方,只有当地人会偶尔进去采摘一点茶叶泡茶,因为无人看管,少了杀虫施肥等人工手段,原料品质十分难得。”

随后,李真邀请极为资深的滇红手艺人制作,当成品茶出来时,一切此前的辛劳都被瞬间忘却。为了确保品质,她还把这款古树滇红送去了欧洲的国际检测权威机构做品质鉴定,类农药项目扫描检测后,这款古红果然不负所望,确保是%零农残。

在李真看来,“喝茶和做人一样,干净,很重要。”

有趣的灵*爱跨界

李真一直很怀念小时街口菜市场边的那间茶馆。“那时没太多娱乐方式,睡得早起得自然早,稍有点年纪的人都会有喝早茶的习惯,茶馆开门也早,早上五点开门后,就会有人陆陆续续赶到,像去做礼拜一样虔诚。”头顶残月,四下俱寂,偶有犬吠,披星戴月,徒步而来,李真说,人生百态都在当年的茶馆里了。

在当下,茶馆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李真和先生总会聊到这个话题。在她看来,古时可以“踏雪而来,茶熟梅香,三五知己,围炉暖坐的茶馆里,不仅有着杯盏方寸间口有余香的清澈茶汤,还能让人感受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暖心。所以,有用得趁手的器皿、数十种好茶、清新文雅的中式氛围和浓浓的人情味,喝茶才能变得自在、饱满。

年,李真终于让这个在脑子中打磨了许久的想法成为了现实,她与先生一起打造了“茗贤汇”茶空间,先后在北京的国贸和上海的陆家嘴开业。朋友说,她是把“茶馆”开进CBD的第一人。但“茶馆”的定义对茗贤汇却显得有些狭隘,将茶、艺术、生活都在这一空间里的融会贯通,才是李真梦想的初心。

品茗、观山、看云、鉴石、养花、赏雪、听雨、吟风、弄月……诗词歌赋酒,琴棋书画茶,会生活,有情趣,李真坚持把古代文人的风雅生活汇聚到茗贤汇。她爱茶,也爱书画。“在古代,不管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刘松年的《撵茶图》还是文征明的《品茶图》,茶入画中都是极为常见的。所以我就一直琢磨如何使茶入画。”

▲以画入茶,让艺术与茶结合进入生活是茗贤汇最与众不同之处。

机缘巧合下,李真最终定制了一款名为《和风飞瀑》的普洱茶,它的灵感来源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延声先生的名作《和风飞瀑图》。“先生最擅长写意人物画,尤其以画鹿最为著名,他的作品广受赞誉,收藏并陈列于中南海、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现在我们将这幅作品应用到普洱茶的包装上,还特别选择了我在易武正山茶区内寻得的高海拔早春古乔木晒青毛茶,以名画融入茶中,配以暖色系,喝茶赏画,画中有茶。

李真也热爱书法,茗贤汇的中式家具便以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为灵感设计。瘦细却不乏弹性,舒畅洒脱、张弛有度是宋徽宗的书法特色,茗贤汇里的家具则提取了瘦金体的这些精华,每一处弧度,每一个造型都在追求这种雅致与古朴之美。

这里的盆栽、挂画、折扇、菖蒲、香薰、花器等也都是李真平日里珍爱的藏品。“我们刚刚举办了夏至风清雅集,当天的气氛特别好,有琴声有陶瓷艺术有好友,有茶有酒有故事。”在李真看来,越是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间,人们越是容易忙得忘记自我。“都说大隐隐于市,我希望这里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机会,隔断城市的喧嚣,让他们能够做片刻繁华之中的归隐之士,用一盏茶的时间,卸下烦恼和无奈,让自己的世界静下来、慢下来。抛弃纷扰、疲惫与杂念,寻找到生活的本真。”

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

“整个世界都好像坐在一列飞速下坡、不断加速的火车上,虽然许多人为自己所走的方向感到惊愕,但他们又似乎找不到安全跳车的方法。”这是艾尔默·斯托尔在《胜过修补》中的一段话,李真第一次看到时就被震住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我想下车”。

以前忙碌而繁琐,工作几乎是生活的全部,得到很多,欲望却更多。日子看起来五光十色,但却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全部。她担心未来的自己会失去锐气,心灵封闭,顽固而无趣,把自己和生活搞丢。

于是,设计师,不做了;文化公司,也不做了。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李真学会了放下。“我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李真说。

她品香。有人说,香品如人品,品香如见万物。李真觉得:“品香可以让人心生愉悦宁静,将喧嚣的尘世推于门外。暂且放下忧愁,给心灵空间。”她流连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瓷都景德镇,甚至打趣说:“有时真想放下一切去做个‘景漂’。”说着,她翻出手机照片,画面上的她捧着自己画的青花瓷茶叶罐,面庞红润,笑容灿烂。她介绍说:“这是我和刚出炉的作品合影,抱在手里时它还热呼呼的。”

诗和远方,也必不可少。李真与好姐妹一次次踏上未知的旅程。在南美洲最小的国家苏里南,她们一起探险“地球之肺”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基多赤道纪念碑旁,她们入乡随俗地留下了每只脚踩着半个地球的合影;在乌尤尼盐沼的“天空之镜”,她们漫步起舞,美得分不出天地;在海明威写书的粉色酒店里,她们随着悦耳的钢琴声翩翩起舞。

或许是艺术专业的出身,修身养性的李真开始迷恋上一切与艺术相关的事物。她和老师学习书法,到各地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与拍卖会,甚至会请人设计和田玉香囊送给父亲母亲当礼物。

▲李真的书法习作

▲请人设计的和田玉葫芦香囊

要适时地放下,而不是按照别人价值观中的“完美人生”僵硬死板地执行每一个细节。“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在李真看来,我们要尽量去形成美好的记忆,多年后,这种记忆依然能带来生活的震动,在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能令你感到幸福和雀跃。

后记

Afterword

生活一点一滴的细节里总是饱含着纷繁的美,就如《浮生六记》所言:“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然而,久居在都市,生活会慢慢退化成由一个个格子间串联而成的直线,紧揪着一颗颗疲惫的心。

李真说,很庆幸,她可以遇到茶,找回生活,找到对症的“解药”。如今,她希望“茗贤汇”可以给更多人提供一个机会,沏一壶茶,放下世事纷扰,给灵*一个出口。“我们只活一次,必须活成最喜欢的自己。”说这话时,李真笑得特别温暖,不禁让人想起了一本书的名字:灵*有香气的女子。

*本专访照片来源于受访人提供

·如需转载/互推/商务合作,请发送“合作”至后台·

欢迎来稿自荐和推荐精彩的文章至

ann.zhang

niwolife.cn

niwo人物专访往期精选

1.专访金惟纯

原来还可以这样活

2.专访赵蔚:养娃这件事,不是工业,是农业。

3.被比尔·盖茨夫妇亲笔书信邀请的她,用艺术教育为孩子定义全新教育理念

4.许多人的焦虑在他的诗画里得到疏解消散。他却说,世间没有桃花源。

5.她在帝都开了一间杂货店,很多人坐飞机来打卡

6.女人,一定要结婚才更幸福?|人物:陈文茜

7.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人生就像一场酒驾

8.你我专访

麦肯锡合伙人余进,优雅背后那些不动声色的努力

9.专访胡可:论女演员生涯的又一可能性

10.专访三川玲:世界上一定有个考试你能得一百分

11.她是四岁女孩的妈妈,她也是公里穿越巴西的女骑士

12.妈妈,是执着于让自己和孩子都过得更好的人

13.在中国,八千万分之一的特殊活法

14.不被时间框住的女人,都有高级的年龄观

推荐采访人物,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在国贸开茶馆,慢煮光阴一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