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
心中萦绕不去的一定是家乡的味道。民以食为天,家乡菜,不仅承载着家乡的味道,更是家乡文化的体现。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便坐落着一家博山菜馆,十几年来,浓浓的炊烟味将博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青岛的气息之中。
今天小编便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十多年的博山老店,品味一下炊烟中的博山乡土情。
博山菜是北方菜式的范畴。但又不失鲁菜特色,既有地方性特色,又有鲁菜的文化内涵,以炸、炒、溜、炖为主,菜品多是肉类。粗菜细做,是博山菜的一个特点,也是博山文化的一个折射。当你看到博山的那些精妙绝伦的陶瓷及琉璃艺术品时,我想你定会被它的巧夺天工所折服。正是对于这种精致的追求,形成了博山特有的美食文化。
菜
谱
*瓜拌油条
上下拉动查看菜谱*瓜用刀拍几下然后切成段,油条切小块,大蒜切碎和麻汁一起放*瓜上面,锅里放油烧热,热油泼在麻汁、大蒜上把香味儿激发出来,放盐、味精、酱油、醋拌匀,最后放上油条拌匀就好了正是:单刀拍双瓜,香油麻料通。轻撒抹复挑,金龙入盘中。博山炸肉
上下拉动查看菜谱将猪肉切成0.5厘米的薄片或者切成条状。将切好的肉片或者肉条加入酱油、盐、花椒皮腌制三十分钟。腌制好的肉加入鸡蛋和面粉抓匀。炸制,倒油入锅(油稍微多一些)。在油温六成热的时候开始逐片的把肉放进油锅。(火控制在中火)炸制颜色金*是捞出。这是第一遍过油。炸制第二遍,将油温热至九成热,看见油冒烟的时候,将第一遍炸出来的肉入锅(这次放肉要少一些,油能全部包裹肉)。这样炸出来的肉外酥里嫩。炸熟后撒上椒盐或者孜然粉。正是:疑是*金堆满堆,入口香脆酥又酥。身后放着金一斗,护住炸肉不回头。豆腐箱
上下拉动查看菜谱取北豆腐一块,改刀成差不多长5厘米,宽和高3厘米的长方体。锅中烧热油,油温七成后改中火,下入豆腐块慢炸,轻轻拨动,避免粘连。在豆腐炸至金*后捞出控油稍稍晾凉即可。趁热在豆腐块的一面切开一块皮,不要切断,挖出内里豆腐,挖出的这些豆腐是馅儿的主料。豆腐箱讲究的是把挖出的豆腐和其他配料都做成蝇头粒,热锅加底油,葱姜末爆香,下入瘦猪肉馅炒至香酥。下入斩成蝇头粒大小的豆腐,加盐调味,炒至豆腐微微泛*,下入木耳碎,香菇碎,冬笋碎,翻炒几下盛出备用。把炒好的馅料填回豆腐箱。把填好馅的豆腐箱摆入盘中,上蒸锅大火蒸20分钟,使豆腐箱恢复豆腐的软嫩。在咱们蒸豆腐箱的同时,这个时候就可以另起一锅做浇汁,加热锅中的高汤,下入豌豆甜玉米(传统加木耳,*瓜,笋片等),加盐,糖,香醋调味。烧沸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在蒸好的豆腐箱上即可。正是:未到味先至,箱中蕴神通。琼汁浇珍馐,果老献乾隆。酥锅
上下拉动查看菜谱这道博山菜是一道在过年时候才会家家都做的菜。做法比较精细,过程也比较繁杂。首先要准备藕、海带、豆腐、带鱼、猪蹄、肉、还有各种配料。先把藕去皮洗净,然后将豆腐和海带切成片儿状,方便去味儿。带皮五花肉洗净,带鱼去内脏清洗干净都切成块备用。前期准备做好后,拿出高压锅,将白菜一片片撕下来均匀的铺在锅底和锅的周围。然后把肉、猪蹄跟藕放在最底层,洒上葱姜。根据个人爱好看看是否要洒上一把花生米,之后再把切好的带鱼块儿铺在上边儿,再放葱姜片去腥。放几颗花椒粒后把海带放上,再洒一把花生米,放上葱姜片,几颗花椒粒。取一大碗,根据锅的大小和菜量加生抽、老抽、米醋、糖、盐、胡椒粉、鸡精、红辣椒调成味汁。把这一碗料汁均匀的撒进锅里,最后用白菜压在上边儿包住,盖上盖子用高压锅压30分钟。等到时间到了再让它焖个个把小时。打开盖子,满屋飘香。做好的酥锅放凉了,带着一些肉冻更为美味。正是:红红火火过大年,家家户户做酥锅。肉冻下肚冰凉凉,年味上脸红扑扑。油泼鱼—杂鱼汤
上下拉动查看菜谱这道菜等于是一条鱼做了两种吃法。鲤鱼清蒸然后淋上热油和调味汁是第一种吃法,吃罢鱼肉后,烧一锅清汤,去掉原来鱼上的辅料,鱼头鱼骨连同剩下的鱼肉一块儿下锅,稍微放一点儿糖,多洒胡椒与醋,讲究点儿的会打上个鸡蛋,烧开即可。杂鱼汤的最大特点是酸辣,在大家与朋友畅饮的时候喝上几口鱼汤,极具提神醒酒之功效。正是:啖鱼饮酒杯莫停,口中酸辣绕心尖,酒醒时分汤已尽,忽解鱼羹其中味。雅
间
介绍完地道的博山菜,博山菜馆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充满地域风情的包间名字。它采用的是博山人引以为傲的地名或者是名胜古迹名。比如说五阳湖和葫芦棚。五阳湖:景区内水利工程规模宏大,宏伟的大坝,壮观的溢洪道、交通桥,精致的桥头堡和周围镶衬的汉白玉栏杆,新落成的办公楼,横跨湖区的芦家台交通桥等,每一处工程无不蕴含着一道亮丽的风景。景区内的五阳山及相距不远的金牛山均属"博山区八大景",雾云洞、五凤山、凤凰山、响泉峪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画卷。近年来,景区内游客与日俱增,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五阳湖水利风景区成为鲁中地区不可多得的水利名胜、生态景区和文化圣地。葫芦棚:传说,有一仙人,在东海岸边见一株葫芦,秧蔓茂盛,便顺着秧蔓寻找葫芦至西门顶之阴,见一葫芦开裂,仙人失望至极,将葫芦掰为两半,两瓢成峪,名曰“瓢峪”。葫芦瓤摔向“瓢峪”以西,形成两座小山,名曰“大、小团山”。“瓢峪”在下,棚架在上,此山名由此得来。故而,当地人叫它作“葫芦棚”;《博山区志》称它曰“葫芦山”茶
具
如果说茶是文化的浓缩,那么茶具便是文化的承载。博山菜馆的茶具,用的是博山最原始的茶壶,椭圆形的壶身,尖长的出水口,上边儿雕着争奇斗艳的花,自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妙意。酒饱饭足,品尝到的不仅是博山独到的珍馐,还有厚重的文化醍醐味以及浓烈的怀乡之情。
店主十几年如一日,在青岛这片宽阔并极具包容力的地域上,打下了一柄博山的家乡文化旗帜,他所做的每一道菜,也都承载着博山人热情好客的精神面貌。
订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