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茶友大家好,这里是在端茶榜系列第6期。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国饮。
在我国灿烂茶文化的影响下,也产生了辉煌的茶器文化。
这些茶器有的诞生于古代,有的诞生于近现代,但无一例外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成交价格的10款茶器分别是哪些吧!
第十名:南宋影青花口茶盏与盏托
成交价:.4万港元(约万人民币)
盏托与杯皆为影青,釉色莹亮,胎体洁白坚硬,影青质地,白中显青,青中映白,色泽淡雅优美,是宋人所流行的釉色与造型。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点茶、斗茶之风极盛,这一组带托茶盏保存完好,是宋代茶文化的历史遗证。
第九名:清雍正粉青釉茶叶罐
成交价:.4万港元(约万人民币)
雍正时期的粉青釉釉面光润、坚致、细密,此特点一直保持到乾隆、嘉庆时期。
粉青釉茶叶罐,短颈,宽肩,腹渐收,底微侈,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圈楷书款。
通体内外施粉青釉,丰厚润泽,釉质肥腴,造型规整,与优美的罐体曲线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第八名:建窑兔毫茶盏
成交价:万港元(约万元人民币)
建盏为黑瓷的代表性瓷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文人骚客们无不咏诗词称颂。
建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
其中,兔毫盏,是宋代建窑产量最大的茶盏,也是宋代茶盏的代表。
第七名:清乾隆白玉雕八吉祥纹盖碗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此白玉八吉祥盖碗以羊脂白玉为料,温润晶莹,呈凝油脂光泽,碗分为盖、身两部分,盖钮凸刻八棱。
每棱之间为一瓣莲花,莲花上为葫芦状物,盖面碾琢佛门八宝,盖与碗均为花口,碗身与佛门八宝相对应分为八个区域。
每一区域碾琢一尊佛祖像,碗足外撇,配有碧玉底座,底座为束腰状,分为上下两部分。
此器刀工深峻,线条细润,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第六名:清雍正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这对清雍正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可谓复古与创新的结合。
其器形、纹饰源于宣德官窑,惟迄今所见宣德盖碗仅有青花、青花矾红二类,蓝地留白品种则惟有碗、盘传世,将二者合而为一。
碗外壁及盖面以蓝釉为地,施沥粉、堆白技法饰鱼藻纹,鲭、鲌、鲤、鳜四鱼穿梭游动于荷塘之内。
第五名:清乾隆粉青釉菊瓣壶连盖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本品应为乾隆宫廷御用茶壶,扁圆壶身,通体菊瓣式,器形以壶腹为分隔线似将上下两朵菊花合二为一,是以又称合菊壶。
壶底以菊瓣形圈足,足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呈现年款置于菊花花蕊中央景象,匠心独具。
此壶采用粉青釉装饰,色泽秀美艳丽;器身横向呈扁菊,正向成瘦菊,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角度不同则感受不同。
第四名:陈鸣远传香壶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传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壶身、盖、钮、流、把与足之四角皆作凹筋。
壶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行书刻铭与款识,以及陈鸣远、壶隐两枚阳刻篆书印款。
鸣远以此诗句自铭其壶,不惟展现其深厚的学识,也流露出对自己壶艺的自信。
年保利华谊秋拍,陈鸣远的传香壶,以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也成为世界最贵紫砂方壶。
第三名: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
成交价:万港元(约万人民币)
这件汝窑天青釉盏,器形小巧,胎体轻薄,盏壁与底厚薄相若,修胎精细。
盏口微微向内敛收,使得盏壁呈现出优雅的弧度,盏底坦阔,圈足窄矮。
采用裹釉支烧法焼造,即圈足除留有三个如芝麻形状和大小的细小支钉支烧外,满挂汝釉烧成,烧造工艺极高。
在佳士得香港年秋季拍卖会上,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以咨询价形式上拍,万起拍,最终以万港元成交。
第二名:顾景舟松鼠葡萄套组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做为对新中国的献礼。
壶身形制巨大,壶身容量达cc,作品包括一壶,一糖缸,四杯及四托,壶身体量硕大,气魄雄浑,在顾氏作品中可谓罕见。
壶、缸、杯无论造型、装饰风格统一,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
造型饱满浑厚,工艺精湛老练,壶盖、壶把及流的枝干制作得也是颇得气势。
松鼠葡萄纹饰细腻入微,生意盎然,布局章法得当,一气呵成又不乏自然之趣。
第一名:成化鸡缸杯
成交价:2.亿港元(约2.亿元人民币)
鸡缸杯烧制于明成化年间,敞口收底,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隐曲。
杯口用青花细线描出轮廓线,杯身用斗彩描绘鸡群打鸣、啄虫、哺雏、嬉闹的画面。辅以牡丹、兰花和湖石,姿态栩栩如生,传神别致,其乐融融。
年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2.亿港元的价格将其纳入囊中,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将鸡缸杯拍到手中后,刘益谦立即使用它喝了一杯茶。
据他说,这2.8亿港元的杯子“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温和,语言都无法形容”。
看完了最贵的10款茶器,是不是也想拥有一个鸡缸杯?
如何领取鸡缸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