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家专利局正式批复周祖国的“七彩瓷”发明专利,已经过去了3年,根据我的判断,这项重大陶瓷科技发明并没有受到舆论的足够重视,我们尚欠“七彩瓷”一份深深的敬意。
周祖国对骨质瓷的彩色化研究、对彩色骨质瓷造型技术障碍的克服、对骨质瓷烧成技术的创新,使“七彩瓷”这个崭新的瓷种,诞生在北国陶瓷重镇,让我们可以重拾复兴博山陶瓷的梦想。这早已不是普通的攻坚克难,这种全新的创造发明不值得我们崇敬吗?
“七彩瓷”发明人周祖国在意识层面,我们似乎没有,起码在我的意识里,远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敬畏。这份重重的歉疚之情,是我在年夏季,与周祖国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产生的,如果每一位博山陶瓷业者,都能像周祖国一样痴迷于陶瓷技术研发,我们号称“亚洲第一”的博山陶瓷厂,有“北国陶苑”之誉的淄博美术陶瓷厂,也许不至于在一个早上关门大吉。
一
彩绘八年,奠定对陶瓷文化的致命情感年7月,周祖国从博陶技校毕业,准备定向分配到博陶科研所,可是阴差阳错,包括他在内的7个人却被分到了博陶三分厂,往香港订单产品宝石餐具上界线。
界线,是用海绵制成的笔,或者自制的毛笔,就是去掉毛笔中的衬托物,只用挺括的部分,蘸上金水或色剂,一手执笔,一手执物,或碗或杯或盘,依靠两手的旋转,在碗口、杯口或盘口位置描画出粗细均匀、不见接痕的金线、色线,起到装饰装潢作用。特别是色线,下笔的时候如果重了,在坯上看不出来,烧出来以后就有个疙瘩,一个接头。周祖国用的是海绵,笔尖铰得似单刀,加上足够的空间概念、稳健的腕上工夫,界线一气呵成,十分流畅,没有接头,还是子母线。博陶进行劳动竞赛,他创造过1万件产品无残次记录。香港的安培盘完成以后,周祖国又开始干成型注浆。此时正值博陶兴盛期,在全厂技术比武中,周祖国频频有小设计,小改革,小创造出现,遂逐渐从年轻人中脱颖而出。
时隔一年以后,博陶科研所招募瓷板画彩绘工,周祖国参加命题考试,现场作画,被录取,年正式进入科研所。科研所有3位前辈老师,一位冯乃庄,一位周祖功,一位纪荣福。周祖国跟随纪荣福学习。纪荣福画鹰及山水,画风粗犷,大气磅礴,冯乃庄则秀气细腻,仕女兼画山水。周祖功专攻花卉。瓷板画集体创作,一些瓷板画达到了30多米。科研所南楼一个大工作室,木头搭起一个架子,一组组瓷板排起来,后面编上号,按照分组,踩着梯子画,比着小稿,一段一段画,画一段撤一段。纪荣福带着一组,有4个人,冯乃庄、周祖功各带一个小组,全部扑上。
随着瓷板画的普及,科研所转移工作重心,开始致力于盘、碗等实用陶瓷的艺术化处理。学员们每天画几套茶具,或者画几套盖杯、画几个盘,这个过程持续了七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周祖国省吃俭用买资料,苦读傅抱石、宋文志的画谱,观察老师的绘画,自己消化,画技不断提升。正当精力充沛,他早来晚走,练字,摹画,打下一个坚实的书画功底。几年下来,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己的画风,揉进了抱石皴的粗犷,沿袭了纪荣福的大气,又吸收了兼工带写的细腻,虽然不提倡在产品上签署自己的款识,但看到画面,周祖国已与其它人明显区分开来,形成自己鲜明的标识。一件骨质瓷大瓶《风雨同舟》,大写意描绘大雨磅礴,狂风骤至,气势夺人。而水浪、孤舟、人,则刻画得非常细腻,与宏大的气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和笃定,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看田继友的彩绘,画面处理得比较巧妙,树的位置,山的位置,都很讲究。看赵玉玲的牡丹,线条非常精道细腻,着色时层次分明,极富质感。周祖国,则以山水为主,轮廓上放得开,精道处收得住,细节刻画上逼真,粗中有细,虚中有实,相得益彰,成为一代青年陶瓷彩绘里的实力派。
二
从EPS包装,走入新瓷种研发秘境年,科研所彩绘类产品逐渐减少,所里打谱把彩绘人员分配到彩烤或者需要勾金的工序。年,博陶成立节能办,周祖国被调入节能办,一干干了5年,在这5年里,他的绘画一直没有停止。年,社会上时兴行刻瓷,大量刻瓷作品涌入市场,刻瓷艺术收入颇丰。受此诱惑,厂里的岗位又不是自己的专业,周祖国就有离职下海的想法。山头有一个门头可以块钱易手,就想买下来,家中长辈却不同意,你的工作那么好,又是大国有企业,辞职自己干肯定辛苦。那时候,人们对工作的偏见没有取消,高低不同意,周祖国干了几天以后又回到厂里。
此时,博陶周围的民间小型瓷厂慢慢发展起来,期间业余时间,周祖国受邀帮助他们画瓷。大哥周祖贞也建起了彩烤厂,周祖国业余时间大量往盖杯上写字,长达数年,受到极大训练,瓷上写字的水平大有长进。到了年,博陶开始显示颓相,时常发不出工资,周祖国又一次提出辞职,家庭上也意识到了大企业船大难掉头的危机,开始支持他的选择,遂正式与博陶脱钩,自己下海创业。
此时市场上的刻瓷开始泛滥,周祖国被EPS泡沫包装所吸引。
当时博山只有塑料三厂一家引进EPS,从朋友闲聊中知道这个项目前景、潜力都不错,1克可以卖到1.1角钱,原料成本才9厘,利润空间巨大。于是,大哥周祖贞牵头,二哥周祖来参股,兄弟三个合伙办起了EPS泡沫包装厂。厂址租赁无线电十一厂80多平米的厂房。
厂建起来了,形势却开始转变。银行紧缩银根,贷款吃紧,金融危机前兆显现,市场上出现大量三角债,企业经营陷入低谷。泡沫包装厂千方百计打通关系把产品销给人家,资金却要不回来,三年两年往下拖,生产出现恶性循环,流动资金短缺,紧着不能翻身,只能像滚雪球,缓慢滚动往前走。困难的时候甚至买原料只能雇上一辆出租车去张店拉三袋两袋原料,勉强维持生产。经历了3年时间的滑坡,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周祖国选择来到河南东村再创业。村上正引资引智,非常支持,批了6亩地,从亲戚朋友初融了一些资金,建厂房搞生产,从2台EPS成型机发展到6台,给祥和集团跑步机专供泡沫包装,生产步入正常循环。大环境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三角债还在延续,市场没有根本好转。
年前后,大哥的彩烤厂发展很好,不断扩大规模,精力有限,容易顾此失彼,二哥原来是博山钢叉厂供应销售出身,厂里需要人,又要回厂,两个人从合伙中退出,泡沫厂由周祖国独立经营。
周祖国爱人所在的群利陶瓷厂面临解体,也加盟过来,面对逐渐恢复的市场信心,重新对企业的发展做了规划,又重新借贷了部分款,扩大生产规模,上到12台成型机,客户多、订货多,三角债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形势一直趋稳向好,能够正常循环,加上培养了几个大客户,经营状况开始走向良性循环。人员稳定,产品合格率提高,利润相对增长。
市场总是一波三折。年以后,薄瓷板、瓷砖、茶具也开始使用泡沫包装,把EPS价格拉低,利润空间被压缩。但这其中,周祖国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契机。
他的EPS其中配套了许多日用瓷包装,周祖国观察到不断繁荣的民营小厂,新的瓷种不断出现,便萌生了回过头来再搞陶瓷的想法。渐渐看到骨瓷非常细腻,非常高贵,出于极大好奇和兴趣,决定在骨瓷上下功夫。
但是,在对骨瓷的投入当中才发现,骨瓷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仅仅满足一个环节的投入是不可持续的。投入了某个方面,其它方面靠外援的话,产品质量没有稳定性可言,不时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出现那种问题。周祖国便慢慢增加投入,从买来泥浆自己注,感觉泥浆不行,自己上滚筒,加工泥料。买来的釉料用着也不方便,与泥浆结合不到一块,一批货可以,一批货不行,极不稳定,又开始进行新的投入,自己配制釉料。一步一步走上北方制陶制瓷的套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逐步配套完整起来。
此后,周祖国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陶瓷上。一边生产,一边